有這個時間有這個金錢藉著成親窩藏逃犯或者走私鹽鐵,不如直接拿錢去大理寺說項更劃算。
犯不著為了出個城搞出這麼大陣仗。
所以在他們這些人的經驗裡,沒有比接親隊伍更安全的了,一般過個形式便成。
殷實人家,又是辦喜事,塞錢沒有一個不痛快的。
幾個小兵自然明白這道理,原本苦哈哈了幾天的臉立刻來了精神,笑著跟劉牧道謝之後,兄弟幾個一對視,都朝著同一個接親隊伍走去。
打頭的一家相對而言排場最差,給的錢也不夠大方。
兄弟幾個就故意慢騰騰的查起來,能看的地方都看一遍,能開啟的地方也開啟了。
只是新娘的嫁妝,不是些首飾就是些傢俱瓷器,有個莽撞的還開了人的衣箱,看見新娘的肚兜後……被周遭人指指點點了一炷香時間,等這家隊伍走了,議論的人都沒有消停。
第二家給錢立刻就大方了不少。
幾個小兵也收斂了許多,象徵性的將打頭幾個能開的箱子開啟看了一眼就關上了,從頭到尾順順利利。
第三家,排場最大,也更加上道,一出手就是一小袋銀子。
為首的小兵掂了掂銀兩,估摸著十兩最少,而且袋中還摸到了一張銀票。
銀票的面額最少是十兩。
他眼睛都笑沒了,對著馬背上的小少爺道:“這位少爺,今日是你大喜之日,祝你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餘初坐在馬上,回頭看了一眼轎子,轉過身對著檢查人員拱手,眼底都是歡喜:“謝謝。”
他這話一說,其他幾個在檢查嫁妝的小兵紛紛意會,查東西時不僅沒有翻東西,幾乎沒有上手。
等最後一波成親隊伍出城,幾人找了個角落開始盤點銀子。
第一家塞了三兩。
第二家給了八兩。
第三家給了二十八兩。
新兵蛋子好奇的問了一句:“大哥,最後一家給銀子給的足,咱們為了銀子一點沒查,劉大人不會怪罪下來吧?”
幾個老兵笑成一團。
被稱作大哥的人解釋道:“你以為我們是看在銀子的上嗎?”
“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