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的話,那就是570分。
清大、京大的摸不著邊兒,但弄個本科還是十拿九穩的。
能這樣的話,連熙就萬分滿足了。
也不要啥全國重點、一線大學。
反正媽都說了,學歷什麼的不過是塊兒敲門磚,實力才是頂頂重要。
既然這樣的話,喜歡數學、立志做個職業會計師、擁有個屬於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的連熙就覺得沒有必要這麼逼自己了。
左右他要自己當老闆,乾的是要面試別人的事兒。
敲門磚什麼的,於他根本就無用啊!
有那個時間的話,他還不如好好鑽研下數學、預習下物理、化學、生物之類。
把強項的四百五十分給保住了,至於語文英語的撓頭項?
那就,盡人事而聽天命吧!
然而,他自己打量的倒是挺細緻明白。
無奈兄弟七個裡面最最接近愚孝標準也最有號召力的大哥不肯放過他呀!
寒假回來寒假補,暑假回家暑假補。
只要這位一有半點兒功夫就追著要給他補習,後來更是放棄了繁華京城,愣在家開了個美術興趣培養學校。
大把的閒暇時間在手,拎著他早起邊鍛鍊邊背英語單詞、經典詩句。晚上研究學語法、音標,寫作文什麼的。
寒暑不輟地指導他,比班主任老師還要負責千百倍的樣子。
然而,天分這東西,有時候真不是努力就可以彌補的。
別人背兩遍就能ok的英語課文,他都二十遍、二百遍了還免不了磕磕絆絆。
更要命的是:甭管這課文、知識點的背得多滾瓜爛熟,等考試時候換個位置、改個方式再出現,他保準兒就徹底的懵圈。
什麼萬變不離其宗?
對於他來說都是不存在的。
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再咋拼命努力,那也至多不過是把及格提到七八十分的狀態而已。
付出遠遠大於回報的時候,叛逆期的小少年就很有些自暴自棄。
多年積威在,他倒是不敢直接懟上大哥或者好心從繁忙學習中抽空輔導他的二哥、大姐和二姐。
但這態度上麼,就難免帶了幾分應付了事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