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姐兒一一答了,婉潞就讓她下去找福姐兒,自己給蘇靜初倒了茶,才從箱子裡翻出些藥來:”你事忙,我也不多留你,這些都是上好的傷藥,風寒感冒的藥丸也有,你都拿去。”見婉潞都快要把箱子拿空了,蘇靜初不好意思起來,起身推辭道:”這些著實也太多了,公公收不收還是兩說呢。”
婉潞把藥塞到她手裡:”你拿著,我舅舅開藥鋪的,別的不多,藥材盡有,去炮製藥丸也是便宜的,再說我能攔住你盡孝不成?”
蘇靜初的眉微微攏起,公公和丈夫之間心結太深,但世間沒人責父不認子,卻總有人責子不認父。這樣互不相認看在外人眼裡說什麼的都有。再則當年那些當事人,無論是邱氏還是老侯爺夫婦,都已經去世,攔在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已經沒有。
蘇靜初也只能盡自己的力來居中調停了,婉潞輕輕握一下她的手:”我曉得你也是左右為難,二伯也不能攔著你盡孝,畢竟再怎麼說,那也是他親爹。”蘇靜初的眼眨一眨,把睫毛上的水珠眨掉,眉頭也松開:”六嬸嬸說話總是這麼懂人的心,二爺有二爺的狷介,我卻不能不為那幾個孩子考慮。”
婉潞又拍一拍她的手,當初俗事全然不理的蘇靜初,今日也要為兒女家務擔憂了。蘇靜初抬頭一笑,眼裡似有陽光閃動:”沒有柴米油鹽哪裡來的琴棋書畫呢?我還後悔我悟的遲了些。”婉潞也笑了,蘇靜初隨後就告辭。
送她出去之後,春燕笑道:”原來還當二奶奶只會讀書,從不會管家的,這幾年瞧下來,都是我們瞧錯了。”婉潞正在抓起旁邊的柳樹枝條,枝頭已經綻放新綠,預示著春的來到。
聽到春燕這話笑了:”二嫂讀書聰明,怎會不通事務,原先不過不操心罷了。”春燕偏了頭:”奶奶說的是,若一味死讀書,那就成書呆子,就算考試當了官,又怎會在仕途呢?”
主僕二人一路行來,迎面走來嵐月,見到婉潞她福一福:”六奶奶,太太遣奴婢來問一問二奶奶走了沒有?”方才蘇靜初走的匆忙,也沒去楚夫人跟前辭一辭,婉潞急忙往楚夫人上房裡來。
楚夫人還是坐在那裡,那種疲憊之態更顯得明顯,聽到婉潞的腳步聲也沒抬頭,婉潞走到她下手,扶著她的膝蓋:”婆婆,二嫂臨走之前說不及來辭。”楚夫人微微嗯了一聲,婉潞又道:”婆婆,媳婦已經把所有的傷藥和補藥都拿給二嫂了,又請二嫂對三叔叔說,等到了邊關,讓他多照顧下三伯。”
這話簡直就是白說,趙三爺是趙三老爺的親侄子,不過此時這樣的話才能安慰楚夫人。楚夫人長長嘆了口氣:”你做的很好,我方才也是糊塗了,三爺怎麼樣也是姓趙,立了功建了業,還不是對趙家好。”
婉潞也長呼了一口氣,臉上這才敢做出笑模樣:”婆婆惦記兒子,捨不得兒子去吃苦也是常事,天下母親都同此心,不過三伯既要去邊關,是不是遣人去把三嫂全家都接回來,他們帶去的下人本就不多,這一路三叔又不在,成侄兒今年也才十三歲。”
這是當然要做的事,楚夫人不會不準,婉潞又服侍了她一會,這才出門去找管家娘子們,安排人手去接秦氏全家。
趙三老爺奉旨遠赴邊關時候,帶去的人除了自己的親兵,還有幾家世家的子弟。其中最惹人眼的就是秦府世子的兒子,小夥子今年才十八,是承恩公最疼的孫子,秦大奶奶也很為這個兒子驕傲,為他挑親事也是挑花了眼。在眾多子弟之中,他年紀最小,輩分最低,白馬銀甲,不知耀花了多少圍觀他們出城的姑娘的眼。
春燕笑嘻嘻地道:”奶奶,您不曉得那日他們去瞧的人,都說秦家那位哥兒,真是俊俏地沒話說,還有人說秦家真是赤膽忠心,邊關那麼險惡,竟還把這樣心尖尖上的人都派去了。”春燕說的很高興,婉潞卻聽的一陣煩躁,把桌上的東西一掃:”別說了。”
春燕立即停下,這麼多年,婉潞發脾氣的次數極少,而今天這樣更是從沒聽說過,春燕在很快的遲疑之後就知道自己說錯了什麼,急忙上前收拾著筆洗之類,聽到聲音的雙妙進來,見地上狼藉一片,忙先給婉潞倒了碗茶,又和春燕在那裡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