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結果,白歌並不意外。
他想過以現實的規則,在腦洞裡塑造一個嚴謹的宇宙,如此一來,那個宇宙中所發展的科技,在現實就是通用的。
因為資訊上,完全來自於現實。
就算有些許差異,至少也能拿來模擬,或者試驗,肯定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可顯然,這條路漫漫長,還要走很久。
“這樣啊,那要想製作合格的地心航行載具也是不現實的了……”
“看來,還是得依賴‘一次性特性’,或者‘臨時特性’。”
“地下一千公裡隨機傳送,這是強加到黑影狀態上的一次性特性。”
“果然不行,我現在電能太少,一次都不夠。”
白歌知道,空間轉移類的特性,必然需要極其龐大的能量。
“還有四天我的發電機組應該到位了,也不知道夠不夠。”
“先籌一筆資金,多搞幾臺吧。”
……
“計算機技術、電力系統、熱動裝置……”
白歌對於知識來者不拒,甚至於包括藝術。
“寫作技巧、編曲作詞、繪畫、書法……”
白歌最不怕的就是學習,他開啟電腦,開始了惡補各個方面的現實知識。
在等待發電機組的這幾天,正好把網路上所有能找到的知識都灌輸了。
這些資訊,都是現實所承認的,對腦洞只有好處。
現在他不太需要用硬碟來中轉了,白歌已經熟練地讓意識進出腦洞。
他只需要將自己所看到的所有東西,共享給鈴鐺,直接以此來傳遞資訊,不需要白歌自己去理解,甚至不需要看清。
這相當一種間接的照相機記憶,白歌確實過目不忘了。
大量的資訊,由鈴鐺記錄,鈴鐺會,他就會了。
如此反複,白歌慢慢瀏覽各種頁面,每一次翻頁,他都會閉上眼睛,短暫地進入腦洞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