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自哪裡?不知道。
勾股定理是什麼?不知道。
自掛東南枝下一句是什麼?不知道……
能使函式式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稱為函式的什麼?我!不!知!道!
正常時候,一問三不知,顯然是不被認可的。
可如果是一個見過神之無知的人,在回答問題時夾雜著對神之無知的描述。
就相當於在回答一個“不知道”,因為描述的過程是絕對未知的。
不過,這個“不知道”,和凡人的不知道有著天壤之別。
它相當於讓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不知道!神之無知!”
而對方會因為該收容物的特性,繼而天然地恍然道:“哦……神之無知啊,難怪。”
對方會認可你的“無知”,會覺得這個問題不知道,是理所應當的。
因為這個收容物的不知道,是神聖的!
是可以被原諒的,是一定能理解的。
萬能回答!
這可是神之無知啊,如果真描述出來了,反而才不對!
其效應不僅限於口頭上,還包括書寫等描述上,如果用描述神之無知時的亂碼,去填寫卷子。
閱卷者會滿意於這神聖的回答,給出滿分。
不過,它的好處也不過如此。
因為未知畢竟是未知,它不會帶來實際的好處。
科學家想要銀河數學模型,給他個神之無知的回答,他會很體諒的接受。
可有什麼用呢?他還是不知道銀河數學模型……
最多不再問對方這個問題了,相當於被成功搪塞走了。
另外,神之無知的利用,必須得是真正見過它的人才行。
見過它的人使用神之無知答滿了試卷,得到滿分。
旁人看了,對著亂碼照抄,呵呵……零分。
所以想來想去,白歌發現這東西對自己沒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