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夢醒細無聲> 第0168章 吃歷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168章 吃歷史 (2 / 2)

“和珅呢?”洪濤在進門前還是把手鬆開了,懷裡這位太能勾引人,再這麼走幾步自己就得在褲子上頂個帳篷,還是老實點吧。

“和珅?清朝那個大貪官?”孫麗麗不知道紀曉嵐但知道和珅,看來好人並不比壞人佔便宜,連名聲都拼不過。

“對,就是他!紀曉嵐就是當年與和珅作對的清代官員。這個飯莊用的房子就是紀曉嵐當年住的地方,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閱微草堂。等咱們倆吃完飯,拿著收據就能從側門進去看看這位清代大官的內宅是啥樣的。”其實洪濤也不太清楚紀曉嵐是誰,這番話都是早上聽小舅舅說的,當時他正在和劉家人高談闊論,什麼京城八大堂、八大樓、八大莊都講了一個遍,連帶著歷史典故都有,把劉家人聽得兩眼直發愣。

要說小舅舅他們吧,也不是不學無術的一群混子,他們裡面也有點小人才,幾乎每個人都能對某些行業瞭如指掌,甚至還有一些個人嗜好。比如說喜歡古玩的、喜歡集郵的、喜歡炒股的,說起來必須頭頭是道。小舅舅對無線電器材的生産、原料、銷售比較明白,因為他原來就在無線電器材廠上班。

而他平時的嗜好就是歷史和寫鋼筆字,不管是正史、野史都喜歡看,不光看,還能記住,還能轉變成他平時忽悠人的一種工具。你只要對歷史問題感興趣,那就齊了,他能很快和你成為知音,說好幾天都不帶重樣的。用他的話講,有了共同語言就更好忽悠了。

洪濤對太遠的歷史興趣並不大,但卻喜歡聽有關老京城的一些風俗知識,這也是他能和那些叔叔大爺們玩到一起的原因。有關飯館的歷史他還真是頭一次聽別人說得這麼細致、系統,所以當時他也上心了,不光聽,聽完了還要來實地考察考察,看看小舅舅說的到底對不對。

京城的飯館裡有一些老字號,最出名的就是八大堂、八大莊、八大樓。以前洪濤也聽說過這些叫法,不過聽了小舅舅的白話,才知道原來這些堂、莊、樓並不是隨便起的名字,裡面是有講究、有規矩的。

在當時那個年代裡,一聽這些名號,食客們就知道這裡適合不適合自己的消費檔次,根本不用進去看,更不用盯著菜譜上的價格皺眉咬牙。不過這個規矩現在已經沒人遵守了,想叫啥叫啥,怎麼邪乎怎麼叫,嚇死人不償命,根本不考慮食客是否方便,反正能把人蒙來就是成功。

要是按照檔次高低排的話,叫什麼什麼堂的是最高檔的飯館。這類飯館不設散座,也不零售,專門接待宴請包場。平時根本沒廚子和服務員,需要的時候再去單獨僱。你要吃飯,就得把整座飯館都包下來,所以這類飯館也叫做“冷莊子”,意思是沒有宴請的時候冷冷清清,沒人光顧。

比如說聚賢堂、福壽堂之類的,它們都是三進的大院子,一般人家肯定包不起,在這裡吃飯的非富即貴,小富都來不了。光吃飯還體現不出堂的高階,有個名詞兒叫堂會,說的就是在這種堂裡請客吃飯,連帶著聽戲看錶演。這就是清末民國時期市面上最高檔的請客方式,不光要有錢,你還得有身份,能把好戲班請來捧場。

不過堂這種所在,到了解放後基本就沒了,原因很簡單,它的客戶群體全都被打倒了,它自然也就生存不下去了。

在堂下面就是居和樓了,比如有名的東興居、砂鍋居、洪興樓、正陽樓。這類飯館有散座也有包房,面積也不小,弄個中小型宴會也可以,所以它們的客戶群體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面向大眾的。富人進去吃也不丟人,窮人家咬咬牙省吃儉用半年,進去擺個譜兒也能吃得起。

除了堂、居、樓之外,京城還有一種叫做什麼什麼齋的飯館。這類飯館其實並不是純粹的飯館,它們的前身一般都是小吃鋪和點心鋪,慢慢擴大經營之後改為風味飯菜,規模和檔次要低一些。

至於說飯莊這個詞兒,就屬於比較偏門的稱呼了,八大飯莊的叫法也是解放後才有的。因為八大堂、八大樓啥的都被消滅幹淨了,京城人只好東拼西湊又弄出個八大莊來著好聽,也是一種習慣。

晉陽飯莊就是八大莊裡的一個,主營山西風味。洪濤不怎麼好吃,以前也沒來過。但早上聽小舅舅說得挺給力,什麼香酥鴨、燜羊肉、過油肉、刀削麵都是京城一絕,聽著是挺好吃的。但京城裡好館子多了,洪濤之所以選擇來這裡吃飯,主要還不是為了吃,而是想來學習學習這裡的建築形式,看看能有自己可以借鑒的地方沒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