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上癮,現在已經有人在把網路遊戲稱為精神鴉片了,對網咖這種新生事物也損貶有加,因為它是賣精神毒品的地方嘛。
自己家孩子不愛回家了、自己家孩子成績不好了、自己家孩子偷家裡錢了,家長們找不到原因、或者找到原因解決不了,總得找個藉口吧。網咖正好符合找個條件,屎盆子扣上去也沒人能幫著網咖辯解,因為開網咖的就沒什麼大人物,話語權不足。
以前沒有網咖的時候,孩子就不學壞了?最開始是說臺球廳、錄影廳不好,教壞了孩子,然後又是遊戲廳、迪廳成了孩子走歪路的罪魁禍首,現在輪到網咖了。
反正總有的賴,唯獨就是沒反思過社會、教育體制、家庭、乃至家長個人是不是該負責任。就好像把網咖清除,他們那些不愛學、成績不好的孩子就能全考上大學一樣。
而實際情況是什麼呢?上不上大學並不在孩子的成績上,而是在大學的數量上。假如說全國孩子都能考夠錄取分數線,你猜會怎麼樣?沒錯,錄取分數線就會大幅度上調。原來的大學入學率有百分之三十,現在還得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一點都不會增多。你的孩子分數再高,只要不進入這百分之三十之裡,照樣考不上大學。
原因就更簡單了,國家沒那麼多大學能讓所有高中畢業生都進去就讀,必須要採用這種方式刷下去一大部分人。而且不管你怎麼努力,刷下去這部分人的總體數量是不變的。同時也意味著不管有沒有遊戲廳、臺球廳、錄影廳和網咖,總是有這麼多孩子是無法上大學的。
最終的結論不就很簡單了嘛,玩什麼和孩子能不能上大學沒有必然關系,有功夫罵網咖不如多去罵罵政府,讓政府多蓋幾所大學少蓋幾座五星級政府大樓,這才是讓更多孩子、包括你家孩子能上大學的正路。民智這玩意吧,在中國從來就沒高過,政府也不想讓它高,誰樂意統治一大堆有腦子的人呢?
在電影走出非洲裡曾經有這麼一段情節,女豬腳在肯亞很落後的地方建了一座學校,免費收納當地部落的孩子入學學習,可是來的人寥寥無幾。
她就納悶啊,去多方打聽原因,才知道是部落首領不鼓勵自己的族群把孩子送來。女豬腳很想不通啊,自己的學校不收學費,這些孩子學到知識之後,不是可以更好的建設家園嗎?
於是她就去問自己的肯亞管家,管家給出的答案只有短短一句話:如果部落的孩子都有知識了,酋長就無法繼續統治他們!他都不能當酋長了,部落建設的好不好關他毛事兒?
現在網咖已經不是啥太新鮮的事物,大街小巷裡到處都能見到,大學、中學周邊更多。規模小的就是一個小屋子裡幾臺、十幾臺電腦,規模大的有幾十臺電腦。像京誠、麗都、鑫月這樣擁有上百臺電腦,裝修、服務、管理都配套的網咖還很少,整個市場處於初級開發階段,用一個詞兒形容就是雜亂無章。
不光市場雜亂無章,政府的管理也雜亂無章。到底該由什麼部門管理網咖,工商、文化、公安這些對口職能部門一直都沒拿出個章程來,屬於誰都管又誰都不管的狀態。
管吧,也沒法可依,全靠蠻橫,就欺負網咖從業者沒法告他們,然後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最可笑的就是工商局,上面有壓力了,它的執法大隊就會去網咖裡罰款、抄機器,給出的理由是超範圍經營。
可是你要問他們能不能增加經營專案時,他們卻說沒這個專案,但又批準使用電腦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可是還有條件,不能玩非網際網路遊戲,合算區域網就不算網際網路服務。
要都這麼算也成,遊戲提供商們卻明目張膽的打出廣告說他們提供的遊戲就是網際網路服務,國家也沒有法律規定說這些遊戲只能偷偷在家裡玩,拿出來盈利就算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