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開網咖三五年還不換一次裝置?一般都是二年多一個週期,大部分電腦配件就得換。三千套,不能說多但也不能說少,就算拿到inter國內總代那兒,也是值得談一談的。
其實電腦配件裡並不是每種都能自己檢驗好壞,比如說cpu、記憶體條和硬碟,個人就沒法進行太精確的檢查。所以像這種配件都會有一年到三年的質量保證。
洪濤透過宋老闆把質保期都談到了三年,也就是說三年之內這些裝置只要壞了,別聊什麼修不修的,直接換新的。至於說三年之後咋辦,愛咋辦咋辦,一臺電腦掙了三年錢還不更換,你讓電腦廠家喝西北風去啊。
但是像主機板、顯示卡、音效卡、網絡卡、電源、顯示器這些配件就沒有那麼長的質保期了,多一點的一年包換三年保修,少的只有半年質保。
而且你還不能真信保修這個承諾,他們是給你修,可是一修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兩個月。你等不起那就買新的,反正人家沒說不給你修。
洪濤肯定是等不起,也不可能要求廠家質保二年或者更多時間,那咋辦呢?沒轍,只能盡量保證它們的質量靠譜。
那怎麼能知道這些電子産品質量靠譜呢?千萬別看廣告,得看療效。各種刊物、電視上的廣告都別聽,它們有一個算一個,就沒說實話的。也別去聽什麼專家評測,中國的專家就沒一個靠譜的,尤其是在商業領域裡。
看療效需要點專業知識,凡是有無線電基礎的人都會知道,決定一件電子産品質量好壞的無非就是三個方面,第一是電路設計,第二是元器件質量,第三是焊接工藝。
電路設計太專業,別說一般人看不懂,連洪濤這樣二般的人也看不懂,可以略過。
焊接工藝太簡單,大概看看就可以不用太關注,偷工減料的廠家賊得很,像這種一目瞭然的地方他們反倒很重視,會做得和大廠差不多。
排除了這兩個因素,就剩下元器件質量問題可以參考,事實上偷工減料最常見的部位也恰恰就是在元器件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電容、電阻和電感。
這三種元件幾乎存在於所有的電路中,使用的數量還很多,普通人一般只會關注主晶片型號,但很少去關注一枚電容或電阻的具體質量,就算想關注也得具備相關知識才成。
首先來說說電容,它在電路中主要起旁路直流、高頻濾波、耦合、相位轉換、調諧等作用,根據介質材料可以分為電解電容、固體鉭電容和獨石電容三大類,各有各的特性和作用。
按照封裝形式又可以分為雙列直插式和貼片式兩種,前者就是各種電路板上常見的圓筒狀元件,有兩根焊腳,俗稱直立電容。後者體積一般都很小,像芝麻粒大小的矩形,緊緊的貼在電路板上。
具體到電路上,這兩種電容一般會同時存在,它們之間互有優點和缺點,目前還無法完全相互替代。
市面上流傳這一種說法,說是電腦主機板和顯示卡上貼片電容越多質量就越好、鉭電容就比點解電容高階、電容容量越大越穩定。
這種說法通常都是那些一瓶不滿半瓶子咣當的無良記者自己琢磨出來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種結論非常片面,只能用在某些特定的電路裡,對於一般的家用電器,包括電腦主機板、顯示卡和電源都不適用,非常容易誤導普通消費者。
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電腦主機板cpu插槽旁邊,總會有一排好幾個直立電解電容,單個容量通常都非常大,至少在一千微法之上,有些甚至達到了四千微法。
這麼大的容量如果用鉭電容還是貼片封裝的,先不說成本會上漲多少倍,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那麼大的鉭電容爆炸威力比炸彈還大,弄不好就咣的一聲。
至於說電容量的大小,也不是胡亂堆切出來的,小了肯定不成,大了更麻煩。電容越大卷箔效應越強、高頻雜波越大,旁邊還得並聯幾個獨石電容濾波。
你把電容容量弄那麼大,濾波電路也得跟著加大。濾波電路一大,供電電路也得加大。最終您的主機板就和鋪板那麼大了,一開機,每小時不耗費十度電都對不起那麼龐大的電路。於是您還得單獨給這塊主機板增加一個水冷降溫系統,否則分分鐘冒煙。
所以說看一塊主機板質量的好壞,光看它上面的電容型號、牌子,基本就看明白一半了。堆了一大堆雜牌鉭電容的板卡千萬別買,那都是忽悠人的。而且這些鉭電容很可能是洋垃圾,從國外廢舊電器上拆下來的,打磨之後當新的用,穩定性更不好。
正常的一線大廠正規産品所採用的電解電容通常都是三洋、松下、ena、rubyn紅寶石系列的鋁電解電容,它們的漏電低、精度高、耐溫性好。當然了,價格也會比雜牌電容高一點,一分錢一分貨嘛。
在如何區別這些高品質電容的問題上,原本是很簡單的,只需要看一眼電容的引數和顏色就成了。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效能,有些電容中間還會有一條金色的橫線,上面印著一個大寫的i字,這就是代表低漏電。
電阻和電感也是這個道理,不過它們更難區分,因為基本都是貼片封裝的,密密麻麻一大片,不用裝置、沒有專業知識很難區分質量好壞。
可是吧,國人太聰明,仿造的電容産品幾乎一模一樣,把日本原廠的工程師請來光靠肉眼也分辨不出真假。就和真假美猴王一樣,想知道它們的身份還得靠儀器測量。精度多大、漏電量高低,一上萬用表,就和看了照妖鏡似的,假貨立馬現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