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夢醒細無聲> 第0884章 鐵娘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884章 鐵娘子 (2 / 2)

張家其實不僅僅是張老太太這麼一支,她們真是個大家族,而且歷史很悠久。解放前這個家族主要在國內、馬來西亞、印尼一代生活,以經營橡膠林、香蕉林、船運業為主。

解放後,張家在大陸這一支經營不下去了,於是就想再找個地方繼續發展。可是去東南亞吧,那邊的坑都被別人佔了,光靠著親戚也發展不起來。

於是老太太一狠心就選擇了去澳洲發展,那時候的澳洲就是個大農村,人少地多。當時的澳大利亞一直都奉行白澳政策,很少批準非白人的外來移民。

可是張老太太命好,正好趕上韓戰結束,澳洲政府被大老美逼著,不願意也得接收一些政治避難者,還不能太歧視。

最開始張家並沒在西澳定居,而是選擇了土地更肥沃、氣候相對好一些的昆士蘭州。藉著家族其它分支的幫助,她們在當地經營種植和畜牧業,依靠勤勞、借鑒的美德,不到十年就賺了很多錢。

這時候澳洲政府準備要開發西澳,那邊有大量礦産,由於交通不便光看著換不了錢。可是開發一個地區是需要海量金錢的,澳洲政府拿不出這麼多錢。咋辦呢,和大老美一樣,他們只出政策,然後鼓勵民間投資和外國投資去西澳拓荒。

張家原本就是經營船業的,對運輸業有著天生的敏感,一聽說澳洲政府要開發西部立刻就嗅到了商機。西澳最缺的就是鐵路和大型港口,沒有這些設施,多好的礦也只能算土,屁用沒有。

這時候澳洲政府也顧不上種族不種族的了,只要給錢啥種族都給政策。於是張家就跟著一大堆日本投資商跑到了珀斯,先是投資鐵路,然後又投資港口,最後幹脆把家也搬了過去。

為了不和當地白人住在一起,張家特意選了一塊日本人比較多的區域,也就是後來的薄荷林。要是早知道這裡後世能成為高檔社群,當年把這一大片土地都買下來也不算什麼。那時候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一張嘴就是幾十、幾百平方公裡的買,別聊什麼英畝和平方米,真沒零錢找。

這一次張家算是押對了寶,在西澳地不值錢、小麥和牛群也不值錢,礦山倒是值錢,可是沒有鐵路和港口照樣沒人要。

有了鐵路和港口的股份,張家的生意就算又邁上了一個大臺階。她們不僅可以繼續經營農場和牧場,還可以把本地的小麥和牛肉遠銷中東地區、再把東南亞的橡膠轉口到歐美去。既當業主又當二道販子,珀斯就是張家的貨物集散地。

到了八十年代,張老太太這個家族分支就成了整個張家的龍頭老大,因為其他幾家的生意也得靠著她來倒騰。

這個老太太非常有政治眼光,她不光在生意上把張家幾個分支全都整合了到了一起,還不停的和其他本地家族聯姻。

沒用二十年,就和蜘蛛織網一樣把兒孫遍及了澳洲和東南亞各地,隨便拿出一個來都有點産業,要不就是當地政要。家族産業也沒停滯不前,從傳統的農牧業、運輸業又向採礦、採油、銀行方面滲透。

對於這位老太太的發家史洪濤還是很佩服的,假如自己沒有那些記憶真和她比不了,就算有了這些記憶也得追趕很多年。

但這位老太太一點都沒因為家族大了、勢力大了就洋洋自得,她把兒孫們都趕了出去,誰也不許在珀斯發展,全都要去外面自己刨食吃,家族只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機會,能不能發展起來得靠自己的本事。黛安的父母當然也被趕出去了,最終落腳在香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