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洪濤的收購計劃費林和唐晶沒什麼意見,可是當洪濤說要成立一個房屋投資公司,把這些房子合理經營起來時,費林和唐晶就有點不太樂意了。他們這幾年日子過得正舒心,各自的買賣也都很紅火,沒理由要改行。
“小濤說的對,房子是個好東西,尤其在京城,不顯山不露水就能掙大錢,還特別安穩。他就是不樂意給我投這麼多錢,我還是他親舅舅呢,你們倆別不知足。”
雖然洪濤說得挺有道理,可費林和唐晶依舊不太情願。這時小舅舅插話了,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教育晚輩該如何經營人生,順便表示了一下不滿。
“聽到了吧,咱舅舅說的都是至理名言。我也沒說明天就讓你們倆金盆洗手,還是那句話,奧運會之前完成轉型就不晚。”
“但是從今天起你們倆就得慢慢把重心往房屋投資公司的業務上轉移。”小舅舅的不滿很正常,當外甥的平白扔出好幾億給別人當資本,放在誰身上都不會滿意。但過些天等投資公司的法人執照下來之後,他就不會這麼說了。
因為這家房屋租賃公司並不是洪濤一個人的,甚至和他半點關系都沒有。也不是費林和唐晶的,公司是股份制,小舅舅、韓燕、鄭大發都有股份。另外還有兩個陌生人,他們是白女士哥哥一家和楊薇的內地代理人。
洪濤這些天的電話並不是熬粥玩,張家和馮家已經暴露了,輕易沒法再往內地鑽,但沒關系,咱還有後備力量。
有了白、楊兩家人的加入,費林和唐晶就不用擔心資金的出入問題。他們幹別的不靈,來回來去倒騰錢玩是行家裡手,對政策的把握方面也更成熟,可以盡可能的彌補費林和唐晶的短板。
其實最關鍵的不光是為了經營方便,洪濤還留著一個後手。萬一哪天有些院落和房産需要變成連鎖經營的特色旅館,白家和楊家就是最好的合資物件,由他們名下的企業出面去向政府辦理牌照會比較順暢。
有一件事兒洪濤和誰也沒談過,甚至連意向都沒透露過。這些房産他已經有了初步規劃,既不想作為員工宿舍,也不想全弄成商鋪出租。
最終它們會慢慢連成一片,然後變成一個社群,由好幾個投資公司控制的社群。這些投資公司背後還有一個出壞主意的總策劃師,他就是洪濤自己。
在明面上藏起來,但暗中經營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王國,這才是洪濤真正想做的事情。之所以起了這個念頭,還是吉達有關社群居民貧富差距的話起了作用。
當時洪濤並不認同吉達的說法,可事後再琢磨起來,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一個社群或者叫居民區裡,假如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或者一個階層佔了絕大多數,相對而言矛盾就會更少、生活也會更安逸。以為大家的追求、想法趨同,不是說都一樣,是大方向差不多。找物件為啥要求志趣相投,不就是為了以後能有更多共同語言,交流起來更順暢嘛。一個小家庭如此,一大堆小家庭的集合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過這是後話,到底能不能發展到那一步洪濤也不清楚。現在自己什麼商業活動都不能摻合,更不能拋頭露面去搞什麼社群規劃,那樣等於是嘬死呢,當個混吃等死的家庭婦男才最安全。
“那您幹點什麼?”唐晶確實進步不小,都知道關心洪濤今後的生活了。
“我去贖罪,造孽太多啦,得去燒燒香拜拜佛念念經啥的,反正不會閑著。”洪濤回答的很虔誠,還雙手合十沖西北方拜了拜,那邊是廣化寺的方向。
“……”在場的人表情各異,但都在表達一個意思,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