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近日受理了數百件民眾申訪之案,此雖有失妥,卻發現其中多有大冤屈。民事案件民眾可自行上訴還好點,若是刑案,須經警院偵辦和檢院提控,個中門道幹絲萬縷,屈打成招鮮不勝數,控訴之門須以名利方通,腐敗蔚然成風,讓人聞之膽顫,觸目驚心;兒臣以為要依法治國,其根本在於行使權力的官員能守法奉公,而今官場貪腐成風,如此焉能依法治國,有鑒於此,兒臣懇請父皇設立反貪機構,督導官場風氣。”
紫川臨說完,看著自己的父皇,只見秀川陛下高坐帝椅,臉色陰情不定。
朝中官員有幾人不曾受過別人的好處,此時俱皆靜默不語。此事是太子提出來的,真要附議了,這差事多半落在太子身上,太子尚未成年,天知道他會何等蠻幹,又會找誰開刀,莫要搬起石頭砸到自己的腳。
紫川秀又如何不知百官底細,官員們平日收些好處,只要不太過份,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道是要想馬兒跑,馬兒焉能不吃草,真要是靠薪水過活,那做官與百姓有何異。
紫川秀從帝椅上站起,對紫川臨道:“你跟我來書房,還有白川你也一塊過來,眾卿稍待。”說完先行向禦書房走去。
紫川秀坐在書桌上雙腳抵地,紫川臨一進來就罵道:“你怎地如此糊塗,做官的無不為名利,反貪之旗一舉,將樹百官為敵,如此一來你將如何在朝中立足。”
紫川臨沒想到父皇會如此生氣,依然堅持己見:“都官尚且如此,地方官天高皇帝遠更可想而知了,如此上行下效怎能了得,而今帝國立朝才二十年,尚在發展期,各種弊端尚不明顯,數十年後,百年後,再行革之晚矣。”
白川道:“陛下,殿下所言極是,趁其根系尚未盤結深植,力行反腐正當其時。”
紫川秀怎能不知這些道理,只是百官俱有問題,如何才能避免朝政動蕩。
知道陛下的擔憂,白川大膽建議:“陛下還記得紫川家時,您任黑旗軍統領之事否。”
紫川秀老臉不禁一紅,當年自己正是最大的貪官,今日竟討論起反貪,真是人生如幻啊!”
白川繼續道:“陛下何不效法當年剿滅馬氏,頒一道恩旨,往惜之事只要主動坦白便不再追究,自今日起倡行廉政,再敢犯者,嚴懲不貸。”
紫川秀點頭:“此議甚合朕心,白川可有合適的人選建議。”
此事是殿下所提,自當由殿下來督辦。
紫川臨上前請命:“兒臣願為帝國清寧鞠躬盡瘁。”
紫川秀搖頭:“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是太子,不能擔此任。”
白川道:“此任雖會得罪人,也能施恩於人,還能收擾正義之士,為太子將來施政做鋪墊,殿下當此任,再合適不過了。”
紫川秀因為太過關心兒子,考慮問題是以偏頗,經白川一說立時醒悟:“不錯,上朝。”
再回乾坤殿,秀川陛下滿面春風:“適才太子所奏,甚合朕意,為帝國長治久安計,朕決議設立廉政院,施行廉政,督導官場風氣,太子出任首任廉政院長。”
既然陛下做出決定,群臣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違心的稱贊:“吾皇聖明!”
接下來的恩旨則讓群臣由衷的稱贊,往後只要做得隱蔽,反不反腐,又有什麼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