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紫川之仁主> 第三節 大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節 大戰 (2 / 3)

“我一片好心為國舉薦賢才,大學士你可別誣賴我。”流風赫連忙撇清自己,對著身後的軍士道:“兄弟們,我人微言輕說不上話,你們自己跟英木大學士談吧!”

“我們不要草包,邱大人做統領……”

英木蘭運足功力高呼道:“士兵們,你們的心聲我已經聽到了,但帝國有法度,在依法選拔新任統領時亦會考慮你們的意願,現在,請大家回去,安心的等待。”

英木蘭入情入理,聲嘶力竭的勸告並未取得任何成效,旦雅的軍民依舊激動的高呼著:“任命邱統領,任命邱統領……”

與英木蘭同行的崔鼎儀看不下去了:“大人,這些刁民叛兵已反,下令吧!”

英木蘭知道,流風赫早有預謀,民眾被鼓動,繼續勸下去也不會有任何成果,但要下令清逆,民眾將死傷無數,他做不到,恨恨的望了一眼流風赫,他下令大軍撤到城外十裡。

請命官事件的第二天,邱清泉自任旦雅軍統領,並發布文告,旦雅地區自即日起不再受監國委員會的亂命,直至秀川陛下回朝。

文告一出,天下大嘩。

監國委員會第一時間將其定性為叛國,傳檄天下共誅逆賊,英木蘭指揮七萬大軍對旦雅城攻擊,集結在旦雅周邊的十二個師團開往旦雅地區,流風赫隨即率領五萬大軍開赴旦雅,英木蘭做戰略性撤退,七萬大軍退到卡丘平原地區等同後繼軍隊彙合。

自流風赫率領五個師團直接介入旦雅戰事開始,臉皮就已經撕破,監國委員會不再試圖安撫他,英木蘭在前線發布文告,流風赫背國叛君,著令遠京軍攻打河丘地區,圍殲叛賊。

帝國中央調集中央軍十萬人馬,藍城軍七萬人馬,遠京軍十三萬人馬,秀字營兩萬人馬,總計三十餘萬大軍,其中包括鐵甲重騎兵三萬,輕騎兵十萬,秀字營特種兵兩馬,遠端投石兵一萬等戰略性兵種。

叛軍方面,河丘軍共有二十個師團,流風赫在河丘各地佈防十個師團,調到旦雅的有十個師團,被他整編的旦雅軍有十七個師團。

雖然被定性為叛賊,但流風赫依然以帝國軍河丘統領自居,他對士兵們說:“朝庭在監國委員會治下公理盡喪,將士平亂反被誣陷,此皆監國委員會亂命,我命令你們從現在開始,替陛下守護這片土地,守護這塊土地上的民眾,不使亂政禍百姓,直到陛下回朝的那一日。”

無論是兵力還是名份,優勢都在帝國軍方面,帝國軍一路狂進,而流風赫就好像他自己說的一樣,只想守護一方安靜。

他將旦雅地區所有軍隊都集結節在旦雅省與卡丘省邊界,帝國軍沒費任何功夫就推進到旦雅核心,同樣,留風赫也有好處,他沒損失兵馬。

遠京軍對河丘的攻擊異常的不順利,流風赫在各地的佈防嚴密無縫,普欣試圖從河丘地區開啟缺口的計劃等同於失敗,就在他想調集更多軍隊時,西北蠻族開始蠢蠢欲動,駐守亞魯木齊的三十九師團隨即與之發生沖突。

蠻族是流風赫平定的,經過近十年的休養生息,它又再次強大起來,值此重要關頭來犯,沒人相信他們會跟流風赫沒關系。

流風赫,你隱藏的真是深啊!

西北出現新敵情,監國委員會只得命普欣固守本地,而寄希望從旦雅突破。

帝國軍兵分兩路,左路由秀字營陳誠領軍,右路軍藍城軍由杜亞風主持。

流風赫命十字陸戰騎師尤先科率領十萬整編後的旦雅軍沿著當年流風皇後馳援旦雅的舊路佈防,對藍城軍採取守勢,他本人則領河丘軍精銳在卡丘平原與陳城對峙。

帝國軍有重騎,輕騎,重鎧等諸兵種,前敵指揮官陳誠首先命輕騎兵發動攻擊,流風赫以重步兵迎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