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京,塵封的流風皇宮時隔近三十年,再次迎回他的舊主人。
流風赫緩步登上四十九階階梯,行至大殿宮門前,他感慨萬千,這裡本該屬於他,曾經他在這裡出生。今時再回來,有太多的無耐。
阿臨你為什麼還要回來,你為什不早回來幾個月,那樣,一切就都不用發生了。深深的看了皇宮一眼,他轉身離去。
“公子,怎麼不進去。”部下們對他的行為很不解。
流風赫搖搖頭:“都舊了,回去軍營吧!”
拿下遠京,對流風赫來說,意味著與帝國徹底決裂,無論是紫川臨登基還是紫川來奪位,他都是帝國的死敵。
接下來的戰爭不可避免,他要及早準備應對。
遠京軍共有三十八個師團,除去事先歸順的十一個師團外,在他進軍遠京的途中去敗了七個師團,有六個師團選擇了歸附,剩一下十四個師團大部分都是駐防在西北,因為距離遙遠,他們還沒受到流風赫的挾制。
鑒於蠻族對民間的極大破壞力,流風赫決定,不放蠻族進來參戰,他派信使給十四個師團送去文告,準許他們在所駐地活動,河丘軍並可給予他們籌措糧草的方便,各師團則必須緊守防地,阻止蠻族東進。
這是一個互利共贏的協定,十四位師團長都是聰明的人,哀嘆一番遣責幾句後,無耐而又被迫的接受了,當然眾位師團長還是心向帝國的,他們連夜派出親信秘密趕回帝都,陳述自己的無耐,請帝國放心,帝師一旦進兵遠京,他們將反戈給流風赫致命一擊。
毛疾人自帝都趕到遠京後,顧不上喘氣直奔流風赫的所在地,遠京軍團司令部。
流風赫正與手下將官研究進兵藍城的可行性,聽說毛疾人到來,馬上宣佈:“今日到此結束。”他顧不得穿上長袖外套,阿臨成功登基,帝都的情況怎麼樣?”流風赫連客套寒喧都省了,直接問出重點。
毛疾人無奈的點點頭:“是的,太子臨登基,紫川來被陳誠截脈指點破丹田,生死不詳,既使不死,這輩子也完了。”
“十萬大軍呢,明武不是有十萬大軍嗎?”
白川將玉璽交給太子,太子往那一站,百官與百姓無不跪伏山呼萬歲,呼聲震動雲霄,軍隊到最後都放下武器投降了!”想起當時的情景,毛疾人覺得,只能用皇威浩蕩來形容。
一夜之間能想出破連環騎之法,流風赫知道,紫川臨定然不會簡單,但他沒想到時隔七年之久,竟還有這般人望,讓他不得不審慎對待。紫川來已廢,紫川臨有白川等人支援,很快就將整合清心殿的勢力,屆時必然會以泰山壓頂之勢撲來,自己倉促舉事,若是對上陰謀奪位的紫川來,還能以公理叫板,現在,自己成了徹頭徹尾的叛逆。
毛疾人見他久不作聲,喚道:“公子,公子!”
收起思緒,流風赫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我料阿臨必定兵分兩路,右路從藍城進逼遠京,左路出卡丘攻奪旦雅,清泉的性子急,只怕他守不住旦雅,你歇息一晚就趕到旦雅去。兩地千裡之遙,往返不便,凡事你們兩個合計,若能守則守,不能守就撤到米加城和羅巴城佈防。”
撤回河丘地區雖說放棄了旦雅,卻能將軍隊收縮,這對現在的流風赫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
就在流風赫緊密的整編遠京軍時,許德贊抵達藍城,同行的有帝國二皇子紫川來,奧斯軍統領今西和他的十萬大軍。
早已收到帝都的資訊,杜亞風對許德贊異常恭敬,在歡迎儀式上就立下了軍令狀,藍城軍若違軍令,不用許帥動手,他自己就抹了脖子去。
兩軍在藍城以北對峙,許德贊派出斥候不斷發動襲擾戰,確認了流風赫的兵力部署後,許德贊命今西所部正面攻擊,杜亞風部從兩翼迂至敵後,切斷叛軍的補給。
糧道被斷,十幾萬大軍無糧,不用三天就要潰亂,流風赫緊急調派五個師團去打通運輸線。
感受到壓力,許德贊同樣以增兵應對,如此這般,襲擾戰升級為決戰,藍城戰場成了座血肉磨坊,一天下來,雙方戰死計程車兵達到五萬之巨。
在沒有全殲敵軍的實人前,許德贊決定放棄流風赫的糧道另尋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