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萬年大明> 第七十四章 燕軍改制換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燕軍改制換裝 (1 / 2)

這次的反間似乎沒有必要,實則很重要。李景隆從頭到底是黃子澄推薦的。建文並沒有對他有什麼好的看法。在這個訊息傳到建文桌案之上時。這位患得患失的新皇幸福莫名,好像一個賭徒壓對了大小一樣激動。連忙把黃子澄喚進宮獎勵一番。黃子澄本來在方孝儒、齊泰面前是小老弟。現在這麼一來,他的腰桿就邦邦硬了。那得意的簡直要原地起飛。

在真定,耿炳文看著帶著五萬南軍將士趕來增援的安陸侯吳傑。心中滿是感激,但是不能在人前顯露。只能故作鎮定的表示感謝。在回到府衙後,握住吳傑的手老淚縱橫:“安陸侯啊!你總算來了啊!這燕逆著實強悍啊。我這裡在燕逆手裡折了快十萬人了啊。後續要是跟不上,這真定真的不好說了啊。”

“老侯爺,現時之際要固守真定。我這次帶來了工匠,讓他們趕緊加固城牆吧。聽說雄縣被燕逆的火炮轟塌了啊。真定的城牆需能扛得住火炮啊。”

“正當其實啊!正在加固城牆,還要加固翁城。安陸侯來的及時啊。”耿炳文這次給揍的真的疼。對手對時機的掌握讓他不寒而慄。他不怕火炮,不怕火銃。這些他也有,大不了對轟就是。最讓他無法接受的是,每次燕逆的動作都是在他之前。他完全都是跟著燕逆的節奏在走。這不行,必須要讓對方跟著自己的節奏來打這場仗。這樣才能有勝算。

而在通州的俘虜營內,第一批政委到位了。這都是艦隊為步軍兄弟培訓的。大明璟將這個機構命名為政宣司。一個指揮使兩個僉事十個同知。統轄五百名政宣主簿。派駐到總旗一級的軍事單位之中。在進駐之前就先拿這些俘虜練練手了。這幾日俘虜營中,天天都有一場追溯會。說說自己曾經受過的苦難。當然少不了幾個托兒先上場。

“我叫傅二,十七歲。懷柔衛的屯田軍士。被上峰帶隊到了開平就一直在開平營中。直到被派到莫州。在開平領到的號衣是我這輩子穿過最好的衣服。在進俘虜營之前,我沒吃過一頓飽飯。在衛所,我們每天給上官種地,上官要我們做什麼就要隨時伺候。慢了就要捱打。地裡的收穫跟我們沒有半文錢的關係。豐收了,我們吃糠咽菜。欠收了,上官就打我們。家裡面不敢生孩子,生了孩子養不起。女孩子長得越難看越好。漂亮的點會被上官糟蹋。到了俘虜營才知道人能活成這樣。結果這裡還只是俘虜營。我們是軍戶,不是奴隸。可是我們活的還不如奴隸。後來我才知道,燕王這裡都是募兵。就算是原來的軍戶也不需要給上官做奴隸。我們原來就是燕山六衛的。我們要回燕山!我們要做燕王的兵!”

“我叫馬成,二十歲。密雲左衛的屯田軍士小旗。和前面那位傅兄弟差不多。反正一年到頭就是種地。菜裡沒油,桌上沒肉。不知道這個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在俘虜營第一頓飯我差點沒撐死。原來菜那麼好吃。原來是我們沒有油,也沒有鹽。原來大米飯那麼香。我好想讓我娘也能吃到啊!我想給我娘送一碗白米飯啊!我也要做燕王的兵!”

就這樣,你一個,我一個。一個個的苦命人在不斷的傾訴宣洩。而政宣主簿們乘熱打鐵:“你們原來的衛現在全部都重新規劃。屯田軍戶改民戶。原來的地都分給你們。每年的收成由燕王府統一收購。不會讓你們再吃糠咽菜!只要參加燕王軍隊,好好訓練!你們所有人都會每月發餉!絕不拖欠!在燕王軍隊裡面你們不用擔心拖餉。更沒人敢吃你們的空餉。燕王不缺這點錢!這種好日子只有燕王能給你們。要是把仗打輸了你們就會回去過原來的日子!你們願意?我都不願意!都是爺們兒!別糟踐自己!為啥不能用這條命給家裡博一個安定?”<aiprotected]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話糙理不糙,所有的宣傳都很直接簡單粗暴!很快這俘虜營裡面幾乎全部的都參加了燕王的預備隊。只有幾百個南方衛所調過來的的選擇了拿路費回南面。當然裡面有一部分是被催眠了的。回到南面這些話很快會傳遍南軍上下。這是陽謀!老子就是要挖你建文的牆角!衛所全面改成農莊。集中耕種,統一收購。保障軍糧,每戶願意就可以參軍。反正種地拿糧,提刀拿餉。不會讓他們再變成那種過著沒有盼頭日子的行屍走肉。

訓練場裡面熱火朝天。每天足夠的米糧肉油的供應,讓軍士們的身體素質很快就恢復到了正常的標準。而且未來的戰爭火器是最重要的火力輸出。弓箭手會變得越來越少。只會保留一部分弓弩手和神箭手。未來是火銃和火炮的時代。而擲彈兵的高薪酬和高福利讓報名的人趨之若鶩。原來大明軍律:“令京外衛軍月支二石,步軍總旗一石五斗,小旗一石二斗,軍一石,城守者如數給,屯田者半之。”摺合成銀錢就是軍士半貫錢的月例。而現在燕軍的軍士一個月一貫五的例錢,吃用穿都是軍隊供給。這一貫五實實在在是進口袋的。而且營中每日午餐有肉,哪怕沒肉的早餐、晚餐也是葷油炒菜。所以油水不缺米麵管夠。吃的好,運動量一上去。滿營都是精壯的漢子。屯田軍戶改農戶以後,雖然沒有了軍籍。但是地裡產出都有燕王收購。價格也是按照世面均價,童叟無欺。只要繳納三成給衛所,剩下的都是自己的。這比地方上的佃戶都要低。很多地方的佃農地租都要五成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個政策一開始讓燕王府的軍官集體反對的。這樣一來,他們就不能吃空餉了。但是大明璟把所有軍官都拉進了四海船社這個龐大的商業體。每人繳納股金就可以購買四海的份子。當然有上限,不可能給他們買太多。未來還有更多人要加入進來。四海船社早晚會變成皇家四海船社。成為所有官員的福利。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你敢胡亂折騰?四海船社還不是大明璟說了算麼。沒現錢的大明璟這裡有貸款可以提供。這個就不好意思了,按照大明民間的標準,九出十三歸。有一說一,這機會拿捏不住你就掉隊了。這樣一來就順利的解決了吃空餉的問題。

各級軍官按照按照軍餉升級臺階上升。只要成為千戶就可以參加購買四海的股份了。否則你就再努力努力吧。但是小旗、總旗、百戶、主簿、經歷等基層幹部的津貼五花八門。基本上只要別太作,絕對可以讓一家五口生活的有滋有味。納個妾、買個丫鬟小廝啥的不是問題。而且每次開拔都有津貼。開戰有開戰津貼。因為有榮軍社這個逆天的存在,商人們會把輜重兵從戰場上收集來的哪怕一片鐵甲都物盡其用。最後都變成銀錢。關鍵是土豆、玉米、紅薯等後世的高產糧食,讓燕軍根本無需擔心糧食問題。大明璟現在囤積在北平周圍幾十個倉庫內的大米就夠整個大明人吃幾年的了。要知道,空間內的新大陸上開闢了幾千萬畝的耕地。全部都是機器人耕種、收割。而且燕王府的管事們都被派去草原大漠用糧食和蒸餾酒換部落的牛羊和馬匹。現在遼西平原上有這幾十萬匹挽馬。大明璟看不上蒙古馬,所以戰馬都是從西域買來的。大量的玻璃器皿和珍珠等後世工業品在各個汗國和帖木兒帝國那裡換來了近十五萬匹戰馬。而且自己的的配種馬場也在不斷改良各地馬種。馬這種東西你如果要大量的繁殖就必須不斷的改良,否則要麼血脈稀薄,要麼幾代以後就變得逐漸平庸。

大明的人口基數決定了戰爭的雙方軍隊數量都是天文數字。打南軍可以不用那麼許多的騎兵。但是,大明的未來是要擴長的。邊界是需要擴張到冰海北冰洋)和太和嶺高加索山脈)的。怎麼可能用步兵。沒有大量的騎兵就別想把如此廣袤的地域進行的管轄了。當然那時候大明的軌道系統應該已經建成了。就等蒸汽機的出現了。內燃機就暫時別想了。科技樹是攀登的不是跳躍的。

燕王對原燕山屯田衛軍士和大寧衛、以及營州衛兵馬進行了一次整編,正式設立中、左、右、前、後五軍:中軍由燕王兼任主將,鄭亨、何壽為副將;左軍由馬雲任主將,朱榮、李浚為副將;右軍由李彬任主將,徐理、孟善為副將;前軍由徐忠任主將,陳文、吳達為副將;後軍由原大寧衛指揮使房寬任主將,和允中、毛整為副將。其中,後軍主將房寬、右軍副將徐理、前軍副將陳文三人為大寧將領。很顯然,這支以燕軍將領為主體,以大寧衛將領為補充的正規組編軍隊,較之前的衛所是大大強化了組織架構。這支燕山五軍和燕山三護衛以及神機營為燕師南下奠定了基礎。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整個燕軍的改革順利到令行如流。以前種種不堪都是錢鬧的。只要錢到位,什麼都不是問題。而且現在整個燕軍的披甲率幾乎是百分百的。連輜重兵都有半身甲、鐵臂手可穿。這樣的軍隊還不能打贏南軍,那大明璟可以穿越回去了。至於訓練,在吃得飽的前提下。後世那些苛刻的軍規比起現在軍營裡面動輒砍頭打軍棍的軍法充滿了人文關懷。以前拿著鬼頭刀的軍法官現在整天戴著白手套拿著尺子。不是在摸角落有沒有灰塵就是量被子鋪蓋有沒有疊好。qqxδne

不過這僅僅限於百戶一下的將士。當然也有將領自發的遵守士兵條例的。那就是大明璟的老父親和大兄。他們說,你小子弄出來的東西。我們不遵守不就是打你的臉了麼。弄得燕王每次看到他們就罵朱能、丘福那些糙漢。整的他們也不得不在人前注意自己的儀態姿容。當然他們有護兵幫他們打理不需要自己來的。至於民主這種東西大明璟就沒打算讓它在大明生根發芽。要知道就是後世也沒辦法實現真正的民主。那都是西方人吹噓的,包括所謂烏托邦。大明自有自己的生態。不需要學習西方人那無根浮萍般可笑的哲學。那玩意兒就是用來自己麻醉自己的。人就是需要在集體中努力上進。人作為社會動物就不應該提倡個人英雄主義。雖然大明璟擁有成為這個世界英雄的實力。

現在一個小旗是十二個人,比以前多了兩個人。這是為了未來到沿海作戰時候可以組成鴛鴦陣準備的。十二個人中。每人一把腰刀、一套鐵甲、一柄短管霰彈槍、一柄迅雷銃、四顆掌心雷。其中八人根據戰場需要另外配備長槍、四人另外配備大盾。弓箭有需要的自取。弓弩不限制。只要不影響行軍姿態就可以裝備。因為軍備品種多而且只要不超出本身兵種範圍就可以自由搭配。比如有些人會把腰刀換成直刃橫刀。雖然這個時候倭國的武士刀進口頗多。但是和橫刀對抗沒有優勢。畢竟基地出牌必屬精品。越來越多的校尉佐官都愛上了這種古意頗濃的直刃橫刀。而且燕王就佩了一柄大夏龍雀。愛不釋手。很多將官都去雜造局定製,指名要大夏龍雀。反正只要刀鞘上的紋飾不違制就好了。一把大夏龍雀售賣千貫,還是那種白鞘。刀鞘訂製價格更加嚇人。一般都選擇鯊魚皮的素鞘。兩百貫一副。光刀鞘這個品類就讓雜造局賺的翻了過來。另外就是甲冑。有的喜歡本朝鳳翅盔,有的喜歡前朝笠形盔。有的喜歡披膊,有的喜歡鐵臂手。而且細節處都可以定製。只要給錢什麼都能做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多人喜歡短管霰彈槍,原則上每人配一把。如果有人要多一把也是可以出錢買的。可是有人要四把就有點那啥了。朱能要給自己的親兵全部配四把短管霰彈槍。要知道,這種多出基礎配置的是需要特別加錢的。很貴!一把短管霰彈槍在雜造局的價格高達兩百貫。子彈也要一百文一顆。這種配置,十個人四輪齊射就是四貫。可是朱能這廝對此愛不釋手。天天繞著燕王,燕王被他弄得煩死了。讓張輔按照一柄三百貫的價格賣給他。本想讓這廝知難而退。結果這廝賣了一個莊子兩間鋪子,給自己五十個親兵每人配上了四柄短管霰彈槍。這一來,丘福、潭淵等將領也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