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井天師雖然束手就擒,可楊戩卻不願將他就此擒獲——一來天牢裡各個有數,眼下便是井天師情願被拘,天庭也未必就肯收他入監;其次,井天師雖然行差踏錯,卻也是情有可原,天劫千機變,神仙們都多得是想不通的,又何必責難一個散仙?
而這第三嘛……楊戩暗自覺得,明王會給井天師一條出路的,如此便省得他費心了。
青華為越鳥按下雲頭,二仙與二郎神並肩落在井天師面前,彼時諸人突聞珠簾響動,原來是大乘國天子撥簾相見。
只見那天子不過十六七歲,卻生的器宇軒昂,面帶神威,腳下略帶一絲紫雲,端的是一副聖賢之相。他拾玉階而下,到了三仙面前俯首便拜,道:“今日大乘國有仙人臨凡,寡人幸甚,我千萬百姓得上天庇佑,從此必定遇難成祥。寡人有罪,寡人因先帝枉死,篤信天數國運,心生惡念造下血債,這一切過錯,都在寡人,寡人願意就此殉天,以平蒼天之怒!”
楊戩連忙搖頭,他這一趟就是為了平事兒來的,若是摺進去一個天子,靈霄殿上他可真是沒法交差了。
越鳥見那天子十分誠懇,話裡話外沒有半句責怪旁人之言,反倒是將大乘國的百姓放在了自己之前,倒也算是個賢君,因此便道:“以殺止殺,非天道也,爾既已經改邪歸正,從此需記得,俯首問蒼生,莫猜鬼神緣。”
那天子見明王有意放過他,心中不禁百感交集,只見他取來御書,傳下聖旨,曰:“眾生平等,人妖同根,即日起,大乘國廢去舊令,凡我子民,可農耕飼畜生,與百妖共存。若來日天不見憐,我等當攜手共拒天劫、同生共死,永不相負。”
萬年前仙妖大戰,凡人背棄妖精,致使眾妖腹背受敵,萬年後,人與妖結成同盟,共拒天劫,不離不棄。世間並非一成不變,莫說是三十年六十年,今日在大乘國,一日之間,三界便換了秩序。
越鳥見此,心中甚慰,就連楊戩都不禁面露笑意。皋塗山之亂終於了結了,可凡人與妖精結夥,倒不知是福是禍。
一切塵埃落定,只剩一事——井天師觸怒天庭,不罰不行。那天子見此,便又道:“井天師罪犯天條,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寡人命你親自請來皋塗山之主,寡人要與他做拜把子的兄弟。爾罪孽深種,寡人派你親自前往皋塗山,以二十年為限,教授眾妖鍊金之數。從今往後,不許大乘國百姓再往皋塗山鍊金,若有所需,皆從交易。”
皋塗山之難一波三折,好在大乘國的天子慧根深種,懂得進退,從今往後,百妖可以鍊金與凡人交易,人和妖的利益便就此綁在了一起,由此足見天子與眾妖修好的決心。
青華見那天子頗有慧根,便為他賜下一小片聖水,那水喚做“不老泉”,是天下罕見的靈物,大乘國的天子服下此物,四百歲而終,就此在人間傳為佳話。
三仙離了大乘國,然而楊戩卻不願迴天庭覆命。
“皋塗山之亂已經了結,可末將也不敢輕信那天子,末將打算在大乘國逗留一段時間,也好親眼看著凡人和妖精們化敵為友,這也算是善始善終吧。”楊戩說。
青華那一口提了半天的氣終於放了下來,只要楊戩不在靈霄殿上露面,檮杌的秘密就可以繼續瞞下去,可楊戩這廝說話說半句,叫他如何能不多心?
“若是那大乘國的國君言而有信,皋塗山從此人妖共存,真君又當如何?”
楊戩笑了,青華帝君這欲蓋彌彰的心思真是讓他想裝傻都難,大概青華還是怕他會在靈霄殿上說破檮杌一事吧。可青華帝君如此護著明王,倒是坐實了天庭的另一則傳言——妙嚴宮裡金屋藏嬌,青華帝君將明王從靈山帶回來,為得只怕不只是困住檮杌這麼簡單。
“眼下三界不安,眾妖蠢蠢欲動,凡人也不肯坐以待斃。待皋塗山之事了了,末將打算回灌江口去,若天地有變,天庭有召,末將必為三界赴湯蹈火。可在此之前,還請帝君代末將向天庭回稟,便說末將受不了天庭拘束,到凡間去尋快活去了!”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