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始至終,麒麟都從來都沒有怕過滿天的神仙,他知道女媧造萬物,三界不相容,知道百仙要殺百妖,百妖要殺百仙,乃天道平衡。
“致使百妖潰敗的不是神仙,而是人。人有靈,善惡一念之間,麒麟曾稱他們為無爪牙之惡鬼……”
人是三界中靈性最重的一支,人無獠牙利爪,卻心有智慧,神人鬼妖,四道等級有序,唯獨是人的法術最毒辣,最兇狠。人有得大道者,通曉陰陽八卦,能卜能算,能偷天換日,能點石成金,甚至可以避死求生,延年益壽。百妖起事,人倒戈相向,百仙追著巨人和巨獸不放,可人卻懂得斬草除根。
“百妖多的是可驅水火之輩,我們原本以為可以輕而易舉地盡誅凡人,可我們錯了。人與百妖反目成仇,還沒等我們反應過來,人就將叢林點著,將湖泊抽乾,莫說是百妖,便是尋常雞犬都逃不過他們的誅殺,麒麟見此,終於大徹大悟……”
莫說是當年的妖精,即便已經時隔萬年,佛母、鴻蒙這樣的五族之輩都依舊不明白——妖精鬥得過神仙,卻鬥不過人。
女媧造萬物,萬物以人為本,人的本事遠在妖仙之上。當年大戰,即便是青華大帝這樣造化無窮者也只能和百妖刀劍相向,可人卻不同,他們懂得練神兵,誅妖邪。堯帝親練一劍,差點要了硃卷的命,玄武捨身相救硃卷,便也藉此看透了凡人的本事——若妖要滅人,人就會盡誅百妖,若神要滅人,人就會造出工具,連神仙一起誅殺。
“百仙誅百妖,無非各個擊破,可凡人則不同,他們知道百妖源自百獸,因此便屠盡走獸,殺盡飛禽。他們的目標不僅是得道的妖精,而是五族萬數,不將我等斬盡殺絕,他們絕不罷休。”
眼看山川中血流成河,麒麟心灰意冷,他這才知道知道三界大戰從來就只有一個結局——仙妖皆滅,百獸不存,凡人佔盡天地。
麒麟深知只要他一日不死,大戰就一日不止,可他是萬妖之首,若是他親自通報,只怕天庭不信,於是他讓玄武通報天兵。玄武得令,親自通報太上老君,說麒麟為了保全三界,甘願伏誅。
太上老君到時,麒麟毫不猶豫地跳進了他的丹爐裡,為了避嫌,玄武纏住了百仙之首的青華帝君,一纏就是三天三夜。後來鯨落報喪,說麒麟已死,玄武從此便領著介之蟲七百二十退出了仙妖大戰。
忽聞當年刀兵事,回首不見舊將軍。麒麟乃萬妖之長,論造化論修為,天下無人可及,難怪五族萬年只出了麒麟一個至尊妖王,若非他甘願受死,只怕就連青華也殺不了他。這五族萬年以來的唯一的一位妖王,終究是心甘情願地為三界甘願犧牲了。
見越鳥久久不語,玄武問她:“殿下有心,欲登大寶之位,本王只想知道,殿下到底是何打算?”
玄武在五族苟活萬年,為的不是地位和尊名,而是一句囑託——麒麟死前有遺詔於他,無論來日五族是誰為尊,只要有人要掀起三界大戰,他就必須持劍斬之。
鴻蒙不足掛齒,他是黃口小兒窮兵黷武,想登五族大位根本就是痴人說夢。可越鳥不同,論天資論造化,她實在是傲視群雄,如今她得了仙佛二道的護佑,實力威名不可小覷,是繼麒麟之後最合適的萬妖之王的人選。
今日玄武來見越鳥,本就是抱著赴死之心,越鳥沒了修為不錯,可她那立在殿外的夫君青華大帝可不是好惹的。玄武明白一旦他殺了越鳥,他就絕對走不出這明王宮,可他依舊是來了,就連他自己都不理解他心裡的那一絲僥倖是從何而來的。
麒麟心中的溝壑和慈悲天下何人能及?而玄武蟄伏萬年的苦心孤詣又有誰可堪比肩?越鳥千算萬算,竟沒算到五族中還有玄武這般高瞻遠矚之輩。真是個:老將萬年未卸甲,只是未到攻伐時。來日邪風捲雲去,雄兵再舉舊時旗。
今日玄武道破天機,越鳥心中有感,便將來日打算對玄武一一細說,毫無隱瞞。
時隔萬年,麒麟的面容猶在眼前,耳邊聽到明王的話,玄武心中五味雜陳,一時間竟不知該喜該嘆。家世師門都是虛無,修為法術更是泡影,要想成為五族之主,就必定要有一副可以為天下犧牲的心腸。
“殿下此心,一如當年的先將軍麒麟,今日叨擾殿下實屬無奈,望殿下恕罪。殿下放心,有本王在,五族無人敢妨礙殿下。”
玄武說罷伏身便拜,可這一拜既不是拜越鳥的尊位,也不是拜她的威勢,而是單單拜她的大義。
明王宮今日兇險,更勝當年青華鏖戰十八羅漢,玄武帶著硃卷拜見越鳥,原本就帶著不死不休之意。麒麟有召傳於玄武,方才越鳥若是露出半點要威懾三界之意,玄武就會一劍殺了她。即便他絕對走不出這明王宮,即便他的王妃硃卷正站在青華大帝眼皮子地下,他們夫妻也毫無畏懼。
待玄武起身,明王便連忙叮囑他此事不宜張揚,尤其不能讓青華帝君得知,這倒叫玄武卻又想起了另一樁大事——之前三界紛傳說明王原是東極帝天定的妻子,只因東極帝當年盜走弱水二仙才就此失散。玄武細細問過鴻蒙,鴻蒙言之鑿鑿,說那傳聞與他無關。倒不是玄武輕信鴻蒙,鴻蒙確實造化滔天,又眼線頗多,平日裡旁門左道的事沒少幹。可他雖是混沌巨妖,卻生的極晚,莫說是不認識九重天的神仙,就連當年仙妖大戰的很多事情也是後來聽別人說的,別的不提,只怕他編不出這麼滴水不漏的一段故事。
玄武原以為明王是迫於形勢才不得不與九重天聯姻,可大婚當日五族多見明王與東極帝親近,如今看明王神色,倒像是真的愛重東極帝,難不成那傳言是真的?
不怪玄武狐疑,怪只怪這青孔雀的身世中有“三怪”:
佛母感天而孕,誕下青孔雀越鳥,西王母的十幾個孩子生下來都有仙籍,偏偏越鳥就沒有,此為一怪;越鳥既然沒有仙籍,待成年了若是許給鴻蒙成為九陰宮的掌宮主母也是一條出路,可佛母卻偏偏讓越鳥投入了靈山,此為二怪;越鳥兩歷千世劫原本應該足以避過三災成就金身,可卻偏偏就沒有,此為三怪。
這些年玄武常常疑惑不解,可今日見了越鳥,他越琢磨越覺得越鳥很有可能就是失了仙緣的東極帝后。
命數自來喜歡陰差陽錯,偏愛一念之差覆水難收,東極帝乃百仙之長,萬年前親領天兵絞殺百妖,天下芸芸眾生,檮杌奪了誰的身子都不如奪了東極帝后的身體解恨。東極帝盡誅百妖,命數就偏要他的髮妻帶著檮杌一起赴死,這一曲悲歌十全十美,若非天命所歸,只怕滿天仙佛奪盡天下之巧也做不出這樣的安排。
如此看來,明王是可憐人,東極帝也是可憐人,只可惜天下最多的就是可憐人,落為芸芸,無人體諒。
喜歡越鳥傳請大家收藏:()越鳥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