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說胤禛病重在城門外,一心只想著,趕快讓他進來看看究竟怎麼樣了,趕快召集太醫診治。根本沒考慮太多。梁九功聽了他的吩咐離開後,皇帝穿衣服起床,才有心思想別的。
自然也想到了碩大人暗想的那些問題。
胸口瞬間悶堵得緩不過氣。
盯著旁邊侍候的太監看了一會兒,輕喚道:“趙勝......”
趙勝向前走了兩小步,支著耳朵等聽下面的吩咐......等等又等等,也沒聽見後面的話.....用眼稍的餘光看到皇帝的視線已經挪到了別處,他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皇帝又喚了他一聲:“趙勝,你......”
趙勝應話道:“奴才聽萬歲爺吩咐。”
現在再派人過去,估計沒到承安門,城門就已經開了。
即使來得及,今晚之事傳出去的話,也會遭人背後議論。
算了,聽天由命吧。
皇帝遲疑了片刻,交待:“你再派人去太醫院,讓他們把藥爐子,可能會用到的藥材也帶上。就在這裡熬藥。告訴他們,怎麼快怎麼準備。”
趙勝應聲出去。
皇帝在殿內來回走了兩圈,落坐在軟椅上,越想胤禛逼宮的可能越大。先謀劃刺殺自己,裝失憶。回來之後,暫不回京城,而是去朱家莊。一是能向費揚古表明,對蘇櫻的重視;二來方便和外面聯絡。然後再裝病利用他的舐犢之心,開皇宮的門。
類似事件,歷史上還少嗎?最典型的唐太宗,在玄武門伏兵射殺了親兄弟,又逼李淵退位。李淵可是開國皇帝,跨馬提刀征戰大半生,文韜武略兼備,還不是被親兒子要挾。
今晚可是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俱備。掌管京城禁軍的九門提督費揚古,是四福晉的阿瑪。一邊入宮拘禁他,同時圍困京城中其他皇子府,明天老四就拿著他的詔書登基了。朝臣們一看局勢已定,大部分會向新君俯首。有不服的,使手段慢慢讓你服,再不服的尋個罪名殺掉。
想到此,皇帝渾身癱軟,嗓子乾澀。想喝兩口茶,端茶盞的手腕顫抖。當年聽說吳三桂反了,他心裡慌張,表面上還算平靜。
眼前的情況,跟那些叛敵們大不一樣。這是他兒子。被兒子逼宮,下任皇帝主持下修的史書,會把他的功勞一一抹去。就像李淵,他的那些豐功偉績,全部都安在了李世民的頭上。
皇帝覺得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滯了。不知道究竟是過了多長時間,聽到了梁九功的聲音:“萬歲爺,四王爺來了。”
“來了?到哪兒了?”皇帝摁著扶手想要站起來,只是腰背直了直,屁股有千斤重似的,墜在椅子上不動。
梁九功進了殿,應聲道:“回萬歲爺的話,四王爺在門外馬車上,在昏迷中。萬歲爺,把四王爺安置在哪裡?”方才出去的時候,皇帝只說了讓來乾清宮。乾清宮裡有九間房,設的都有龍床。是讓睡床上,還是臨時打地鋪啊?
皇帝站起了身。
接著又想到了什麼,急聲問:“碩祿呢?”
梁九功答:“碩大人送四王爺一起過來的,也在外面候著。”頓了一下,又說:“城門已經關上了。”
皇帝這才鬆了口氣。一時間覺得,胤禛真是病重,是件大好事。聲音也恢復了正常,吩咐道:“把四阿哥安置在偏殿。”話出了口後,又意識到。他那些雜念和胡亂猜測,太對不起他的老四了。
愧疚之意洶湧而來。
快步走出去,親自去迎。
乾清宮外,蘇櫻已經下了馬車。皇宮這個她曾無比討厭的地方,此時成了她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