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櫻離開乾清宮之後,皇帝對梁九功說:“去查一下,四福晉上午都去了哪裡,接觸了什麼人。再查四皇子接觸了什麼人。”
皇帝最擔心的是,蘇櫻此趟前來,是胤禛的授意。
他剛剛對胤禛的印象有所改觀,不想再次推翻自己對他的評判。身為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個個都聰明能幹。但身為皇帝,他不希望孩子們對他耍心計,更不希望反對他的做法。明的暗的都不行。
蘇櫻的主意,看似是懲罰顧八代,其實是在成全他。
顧八代前半生追求建功立業;後半生,追求的是把自己知識傳授給他人。為官清廉,獨善其身。不結黨尋私,不逢迎巴結。
不久前,還找他說,四皇子這個學生帶大了,自己畢生學問已傾囊相授。請他恩准回家養老。
此時,若是準他賜官歸田,並有一幫的學生,等著他教文化,教武藝。不要說打他三十大板,打三百打板,他也願意。
有一種人,給他機會,讓實現自身的價值,比給他加官封爵,還令他高興。
皇帝知道,顧八代就是這種人。所以,當年才把他這個武官調到了翰林院,讓他做了皇子的授課老師。就是希望他的這種信念,也能影響給皇子們。
老四媳婦的這個主意太好了啊!
一舉四得。
維護了他先前的旨意未變;避免了百年千年之後,史書上會評議他不夠尊師的可能;成全了顧八代;為他這個皇帝贏得了在民間的口碑。
就像她說的那樣,事情雖然是顧八代做的,但由於是皇帝下的旨意,百姓們感激的是皇帝,是朝廷。
皇帝仍在琢磨顧八代之事時,梁九功方才派出去的其中一個小太監,已經回來交差了。
“四皇子一上午都在尚書房,中午在東三所用的飯,中間沒見任何人。方才八皇子去尋了他。和八皇子分開之後,朝乾清宮這邊來,在殿門前遇到了四福晉,他們一起出了宮。”
皇帝聽了這個訊息,心情有些複雜。
他原是盼望著胤禛沒有參與此事,可是聽到胤禛一個上午,什麼都沒做,有又些失望。
畢竟是他的老師。
老師受難時,身為學生,卻無動於衷。是不是薄情了一點呢?
做事之前,先衡量利弊得失,實非君子所為。
喜歡重生福晉求和離請大家收藏:()重生福晉求和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