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通話電話,李承澤準備給李嶺打一個電話,如果警方查圖書館的監控,應該會更容易鎖定目標。
對方刻意隱藏身份,他又何必打破砂鍋問到底。
李承澤開啟文件,重新編輯。
考古1群內,群主李承澤教授釋出了一則最新訊息。
眾人看過之後,群裡飛快的刷屏。
——牛批,還是教授牛批,《華蓮公主起居注》《月朝異聞錄》《大月風物誌》能一夜之間找到這麼多野史文獻,不愧是我最崇拜的教授。
——看來教授已經確定了乾屍的身份,就是月朝文帝時期的輔國公宋雲之子,我記得正史中對這個輔國公有記載,須美髯矣、國之棟樑,這是文帝當朝誇讚輔國公的八個字,足以見得這位輔國公不僅容貌冠絕官場,更是極得文帝的信任。
——輔國公只有一個兒子,出生就被立為世子,可以說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這樣的天子驕子,為什麼會悽慘的死在華蓮公主的地牢中?
——華蓮公主?這位不是以殘暴聞名的惡毒公主嗎?霸道公主強搶民男?古人這麼猛的嗎?
——何止,這位華蓮公主的惡行罄竹難書,她爹文帝活著的時候還收斂點,文帝死了後,她弟弟武帝上位開始,她就開始變本加厲了,扇形聽過沒?炸油丸聽過沒?瞭解之後保準你天天晚上做噩夢。
——我懷疑你們看文章只看一半,華蓮公主才是最冤的、明明是文帝作的惡,結果全讓華蓮公主背黑鍋了。
——這全都是你們的臆想,沒有任何史料支撐是文帝作的惡,我們考古工作者就應該事實求是,以史料為支撐,否則就是欺騙。
——教授已經查的很清楚了,每一個細節都有史料作為支撐。
——那是什麼史料?《華蓮公主和她的九個面首》?三流小說家的意淫罷了,上的了檯面嗎?
——野史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能全盤否定。
——野史?和現代的十八流霸道總裁文有什麼區別,不能過了三百年就自動加了一層古人濾鏡吧?
群裡就史料來源吵的不可開交。
李承澤無奈的揉了揉額角。
他慶幸自己謹慎起見,沒有全部發出去,不然同事們就不像現在這麼溫和了。
——實事求是確實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準則,但在史料不充分的前提下,恰當的參考別的文獻,也是一種突破口,不然我們的工作只能止步不前,我想這也是大家不想看到的情況。
李承澤發言後,群裡瞬間靜默下來。
——接下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定可以找到當年的真相,給逝者以及大眾一個滿意的交代。
中午李承澤和同事一起扒盒飯,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冉小姐和她大侄子上熱搜了。”
大家都知道這次能發現乾屍,還要感謝冉小姐,她現在被全網抹黑,大家都很氣憤,也是第一次大家親眼見證了網爆的全過程,不由得毛骨悚然,心中也越發痛恨網爆者,憐惜無辜的受害者明鏡。
李承澤聞言立刻開啟手機,網上鋪天蓋地全是明鏡和冉騰霄的新聞,標題各式各樣,有的無良媒體為了吸引流量,竟然直接起了一個讓人火大的標題。
——明鏡殺人風波後首現身,有侄子保駕護航開心吃米粉。
下邊的評論更過分,直接人身攻擊,各種汙言穢語重新整理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