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遊戲時,玩家往往可以興風作浪而不必背負任何後果,所以當拋棄現實的一切法律與道德上的桎梏後,玩家會做出許多膽大包天到旁人想都無法想象的事——販賣戰爭、奴役族群,轟炸星球,甚至是剝奪一整個智慧種族的自主性並將其如牲畜圈養售賣食用,等等。
就連易文君自己,在[歌姬的絕唱]這個副本裡也曾毫無心理負擔地屠殺了一整座城市的人。
這毫無疑問是隻有玩家與瘋子才能做到的事。
但轉念想一想,如果易文君一開始就明確告訴自己,她所經歷的一切哪怕能夠回檔也是真實存在的、她所遇見的人哪怕披著npc的外衣也是有血有肉的……那麼這樣的結果會如何?
無非是再次被桎梏於作為“人”的道德標準裡罷了。
然而——道德?
這是當時被困於危險現實的易文君所最不需要的。
更何況,只要世界能夠一次次重啟、只要她能夠一次次死而複生、只要她還是“玩家”,那麼“遊戲”世界的真實和虛假對她來說有區別嗎?
當然沒有。
所以,易文君選擇了揣著明白當糊塗。
但是,有些真相,揭開後就再也不能當做不知道;有些道路,走過之後就再也不可能回頭。
“我有必須這樣做的理由。”易文君說。
小精靈追問:“什麼理由?”
“作為我——易文君,菲奧娜,獲得了生命之主的力量的人類的理由!”易文君指向天空,聲音有力,“我想要向上,去星星的盡頭,見到世界的真相!”
這是易文君最初的夢想,也是幾乎要被她遺忘的初心。
年幼時,易文君總感到自己獨一無二,感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但隨著庇護她的養母身亡,繼父與繼母重組家庭,易文君也學會了將自己偽裝成更討人喜歡的孩子,並逐漸將自己最初的記憶遺忘。
她開始用虛假的溫柔和圓滑來掩飾冷漠。
更甚於在得到遊戲機、進行過[神聖陷落]副本後,當現實的危機得到解除,她也從“易文君”變成了“生命之主”時,擁有常人所不可及的力量的她,就連最基本的人的慾望與激情都失去了。
力量剝離了她的人性,將她異化為“神”。
可她卻對此一無所知。
直到《聖約所》副本的最後。
那時,易文君不悅於“洞悉與記錄之神”的結局,但朔月所說的那句話卻將她一語點醒,也將這件事蓋棺定論:不是“洞悉與記錄”選擇了她,而是她選擇了“洞悉與記錄”。
是易文君選擇了旁觀和遊離事外,也是易文君選擇了對他人的悲歡離合冷漠以待。當洞悉真相後,易文君選擇了什麼都不說、什麼也不做,所以,哪怕再給易文君一次重新選擇和重新來過的機會,結局依然不會改變。
你不關心世界,世界就不會關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