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那天的天氣出奇的好,果然如欽天監所說,晴空萬裡,萬裡無雲!
今日的皇城,和往年一樣,家家閉門停業,不少百姓聚集天水橋的柳樹下,等著一睹皇家禮炮,君臨天下。
京兆尹領著皇城兵馬,貫穿皇城,從皇宮一路延伸皇寺,布滿侍衛,維護秩安,迎接聖駕!
此刻,皇宮!
皇帝和新後舉行儀式後,相攜步入龍攆,太監宮女跟在攆車身後,一群人浩浩蕩蕩朝宮門口離去。
文武百官距離龍攆落後一段距離,中間是那蘭胤太子等人。
此時太子和那蘭胤並肩走著,其他皇子皆是遠遠避開的模樣。
距離新年過後幾天,恢複早朝不久,朝堂風雲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太子,欲勸皇帝退位。
當時太子站出百官上首,說出這句話時,滿朝皆駭,都以為太子莫不是昨夜吃酒醉意,還未清醒。
然而,太子氣意稟天,拿姜文一事大做文章,質問皇帝行事之庸。
庸君!
這頂帽子扣下,皇帝氣得大發雷霆,大罵逆子。
朝中站出不少老臣新貴出來相勸,這件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結果,當天的早朝散會後,太子就大幹動作,不但削了幾個手中有兵權的官員,還休了皇帝賜婚的太子妃,大肆整頓被皇帝把持掌控多年的東宮。
滿朝嘩然,太子這是要反了。
今天的皇家祭祀,太子和禮王幾乎是同一時間走進大殿,把滿臉紅光的皇帝氣的跌落坐下,捂著胸口直喘氣。
眾人恍然大悟,一些新派蠢蠢欲動。
禮王那蘭胤流落在外多年,剛回皇宮不久,並沒有資格進入金鑾殿議事早朝,而太子卻是實打實在皇宮中長大,即使只是傀儡太子,卻也有自己的人脈和實力。
這兩人聯手,難怪皇帝會氣得七竅生煙。
然而,新派蠢蠢欲動,正是因為禮王的出現!
政治動蕩,權利交替。
看著前面行走如閑庭信步的禮王,和意氣風發卻滿頭心緒的太子,身後百官文人,皆是俯首戰戰兢兢。
一瞬間,連著行走的宮人,似都能感受那股風雨欲來之勢,神情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