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突然,好在一眾暗衛訓練有素,當下捉拿了刺客。
這刺客也是個烈性漢子,準備了多種死法,諸如抹脖子、吞斷命散、咬舌自盡等。
均無一例成功。
在看押候審的時候還梗著脖子嚷嚷‘哪裡有不平事,哪裡就有你孫爺爺’。
……諸如此類。
其中一名暗衛,猶疑片刻,向三殿下道:
“殿下,這位公子傷勢嚴重,如何處置?”
是夜,宮中大半禦醫,盡數到了三殿下府中。
待吳子諒睜開眼時,已經是兩天後。
這事兒,還得從那天說起。
那天刺客掏刀子忒快,五十多歲的人了,手腳麻利程度,饒是一眾好身手的暗衛也沒反應過來。
當然,不包括吳子諒。
其實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如果你從小在家裡老爺子的高壓政策下茍延殘喘,別說對方掏刀子,就是一個眼神,你也能立刻做出十種分析,一百種逃跑路線和應對招式。
正所謂禍兮福之所至,艱苦卓絕的童年造就了吳子諒異於常人的反應度和靈敏度。
是以刀子刺向三殿下的時候,警覺如三殿下,也怔在原地,茫茫然任憑處置時,吳子諒已經先一步下意識擋了上去。
吳子諒這人,毛病一堆,但有一點,頗重義氣。
當年別人一口一個吳少,他就真把人罩著,一杯酒就是一個兄弟。
吳少對寧王都能不計前嫌。
更何況眼前這人,以禮相待,多加照拂。
當然要是沒了那層算計,
就更好了。
是以吳子諒擋上去的時候,還沖三殿下笑了笑,抽空把那人額前的發拂開。
又掉了下來。
吳子諒頗為耐心的試了幾次,直到三殿下的手附上來,這才勉強撫到耳後。
吳子諒頗為滿意的笑笑,這才暈過去了。
那日被三殿下拂過額發,吳子諒心下一直頗為計較,琢磨著今日一定要搬回一局。
昏也昏了,醒也醒了,吳子諒以為這事兒該翻篇兒了。剛要起身活動一下筋骨,驚覺旁邊竟俯臥著一人。
吳子諒驚魂未定,尤其當那人從朦朧夢境中醒來,朝自己一笑時,吳子諒的心一瞬間飛到了嗓子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