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在格陵蘭島茍到世界終結> 第2章 伊蘇阿 最後的居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章 伊蘇阿 最後的居民 (1 / 3)

第2章 伊蘇阿 最後的居民

直到天空變成了深藍色,閔疏才到了家。

閔疏吭哧吭哧地走進小鎮,說是小鎮,其實他住的地方就是個因紐特人聚集的小村落,總共就三十口人家。格陵蘭島上基本沒有植物,為了給這個除了雪還是雪的地方添上一點兒亮色,居民們的小木屋大多會塗成鮮豔的彩色。

藍色,橙色,黃色等等五顏六色的小房屋坐落在一座小山坡上,屋簷覆蓋著薄薄的積雪,背後是深藍色的天空,美得像幅油畫。

只可惜房屋的窗戶裡都是黑漆漆的一片。

納努克一家是小鎮上除閔疏以外最後的家庭,由於近年來天氣變得格外寒冷,其他人在這幾年都陸陸續續離開的小鎮。向氣候更加溫暖的格陵蘭島南部遷移,有的是去其他城市投奔親友,有的是去首都努克做買賣,都無一例外地再沒有回來。

閔疏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且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但小鎮這幾年確實越來越不景氣,不僅沒有醫院學校,連最基本的暖和電都快供不上了,如果不是閔疏這種佛系等死的人,呆在這兒確實不是長久之計。

閔疏看著空曠無人的小鎮,嘆了口氣,往山坡上唯一的光源走去——

那是一棟通體紅色的建築,由一間小房子連帶著一座塔樓組成。塔樓上有點掉漆,塔尖上有些突兀地掛了一個歪歪扭扭的燈牌,明晃晃地寫著「中餐廳」三個大字。

不過有幾截燈管被凍壞了,’中餐廳’現在變成了’中餐丁’。

不過現在也沒客人,閔疏也就懶得去修了。

賣給他這座屋子的是小鎮唯一的基督徒,本來是準備在小鎮傳教的,可惜這裡的純血因紐特人大多信仰古老的薩滿教,因此他的傳教非常不成功。

閔疏提出想在塔樓上掛上中餐館的招牌時,基督徒原本很不願意,但是在閔疏招待他吃了頓熱騰騰的水煮魚後小老頭改變了注意,還親手幫他將招牌掛了上去。

閔疏抬起已經凍僵的腳,艱難地埋過門口的雪堆,在早晨才鏟過雪的地上終於可以加快腳步。他走進院子裡,先是檢視了一下門口被漆成大紅色的郵筒,果然裡頭空空如也。

見狀,閔疏嘆了口氣,倒也算不上失望,畢竟隨著小鎮人口的遷移,遞信的郵差也有許久都未見過了。意外滯留在島上之後,閔疏也為回國做了諸多努力,在簽證快到期時還給最近的大使館寫了信,可惜信寄出去後就石沉大海,到現在都音訊全無。

閔疏其實已經不報什麼希望了,檢視郵筒只是習慣。他將郵筒關好,轉身走向中餐廳的大門。

一拉開大門,屋內溫熱的暖氣立刻撲面而來。

閔疏麻木的麵皮終於得到了緩解,一把扯下圍巾,張嘴就開始嚷嚷:

“婆婆,我回來啦!外面好冷好冷,我的腿都凍僵啦!“

他說的並不是中文,而是一種因紐特人的語言,這是他跟當地人學的。

塔樓裡空間不算大,石制的牆壁內嵌著一個巨大的壁爐,前方鋪了雪白的皮毛地毯——這曾經是一張完整的北極熊皮毛,是鎮長依克離開前送給他的。地毯旁邊是一把製作精巧的木製搖椅,上面坐著一位老婦人。

縱然在溫暖的室內,她也穿著厚厚的皮毛衣物,裸露在外的面板是略深的黃色,手部和臉部的面板上都帶著飽經風霜的溝壑,黑色的頭發編成兩只粗大的辮子,垂在婦人寬大的肩膀兩側。

婦人的名字是伊蘇阿,在閔疏認識她時就已經八十多歲了,她的家人都早逝,自己一個人生活在小鎮上,是閔疏中餐廳的常客,特別喜歡吃軟嫩的蟹黃豆腐。

眼見著鎮上的人越來越少,閔疏便幹脆將婆婆接過來一起住。

見她似乎是睡著了,閔疏靠近了些:“婆婆,你睡著了嗎?”

聽到他的聲音,婦人從昏睡中醒了過來,渾濁的眼睛緩緩睜開,看向了閔疏。

“啊——” 婦人的反應有些緩慢,細小的眼睛漸漸爬上笑紋:“閔,回來了?”

婦人雖然不會說這種語言,卻可以非常標準地說出「in」的發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