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洞府,看著那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的場景,玄奘瞬間被震撼得話都說不出,孫行者眼中則是露出一個果然如此的表情,之前他就猜測,這天音禪師乃是一個佛祖級大能,果不其然。
如此景象他在靈山時早就見過許多次,每次佛祖開講,都是這般模樣。
玄奘也看見了桌旁坐著觀音等菩薩,不敢驚動,招呼孫行者在洞府門口盤膝坐了下來,靜靜聽講。
玄奘師徒聽得如痴如醉,觀音等人卻是時而蹙眉,時而欣喜,偶爾眼中也會露出明悟之色。
大梵般若出自誅仙世界的天音寺,乃是天音寺僧人從天書中悟出的法門,換言之,這大梵般若其實是基於大道而出,雖然天音寺僧人領悟的不過是皮毛,可不代表肖鵬也只領悟了皮毛啊!
從掌控了大道功法後,肖鵬道家元神逍遙子推衍道家經義,逍遙羅漢推衍佛家經義,早就進一步將大梵般若推衍到了超脫天道的程度。
可以說,逍遙羅漢現在掌握的大梵般若,不僅僅是佛家經義,更是一部直指天道聖人的修行法門,當然,肖鵬在講經的過程中將關於功法那部分給去掉了,只講經義。
但是觀音等人發現,這經義雖也屬佛祖級別,甚至是要超越一般佛祖所創的經義,但其中的許多內容,與佛門正統的經義大相庭徑。
甚至有些在三個菩薩看來,完全是與佛門教義相悖,可謂離經叛道,但仔細想來,卻似乎又大有道理。
本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三大菩薩倒是耐著性子聽了下來,到最後也的確讓他們大有收獲,連修為都有所進益,這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這一場講經直到次日午時方才結束,天音禪師最後一句落下,三大菩薩齊齊起身,對著天音禪師躬身一禮,道:“善哉善哉,多謝禪師傳經。”
天音禪師微微一笑,合什還了一禮,道:“菩薩不必多禮,貧僧的經義與靈山之經義大有不同,菩薩不要將之當成邪魔外道就好。”
觀音手結蓮花印,再次躬身,道:“禪師言重了,貧僧不敢。”
不敢,不是不會。
天音禪師眼中精芒一閃,淡淡道:“不敢?敢做不敢應嗎?”
觀音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露出恍然之色,欣然答道:“敢應不敢做。”
天音禪師毫不停歇,緊接著道:“菩薩何不放下?”
觀音微微一笑,左手中託著的玉淨瓶消失在手中,兩手攤開,道:“貧僧兩手皆空,放什麼?”
天音禪師:“那為何還抓著?”
觀音:“只因心有靈犀。”
兩人一問一答,問的疾答得快,文殊普賢聽得目露精光,玄奘也站起身,不由自主的往石桌旁走近了幾步,他也看出來了,天音禪師此時竟是在與觀音菩薩辯經論法。
問答了幾句後,觀音都能對答如流,天音禪師眼珠一轉,忽而道:“何為禪?”
觀音略一沉吟,答道:“是。”
天音禪師:“何為正法眼?”
觀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