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廿四明月夜> 第67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章 (2 / 2)

結果還沒等她派人去打聽,京城裡突然傳出訊息,西北定陽王謀反了!與如此令人驚惶的訊息相比,其他小道八卦都不算什麼了,比如盛郡王世子那個大胖子終於要娶世子妃了。

若在平時,百姓們茶餘飯後還會議論兩句是哪家的姑娘。但如今國家大事當前,大家今日譴責一番定陽王居然謀反,明日呵斥一番朝廷裡的官員屍位素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哪還能管盛郡王家的家長裡短。

定陽王打出的旗號是朝廷奸臣當道,他要清君側,還明政。這名號冠冕堂皇,被他意有所指的江太尉差點氣吐血。江太尉心道自己還什麼都沒來得及做呢,哪能容你踩著我的肩膀往上爬?

他當即在皇帝面前聲淚俱下地控訴了一番,皇帝也早就對定陽王這弟弟心生不滿,兩人一合計,直接下詔斥責定陽王謀反,立馬派兵上西北鎮壓。

可這內憂才剛想出點解決辦法,外患卻又接踵而至。永寧公主嫁過去還不到一年,姜國邊境似乎就蠢蠢欲動,程讓在八郡已經清理了好幾批意圖不軌的原姜國人士,把這情況報給晉王後,晉王直接八百裡加急送到了皇帝案頭。

江太尉看皇帝愁眉不展,趕緊道:“陛下何必憂心,嶺南自有晉王殿下坐鎮。況且永寧公主還是姜國五皇子妃,您修書一封送過去,姜國自然不敢視為無物。”

皇帝知道是這個道理,但他好歹當了二十年的皇帝了,某些方面的直覺比江太尉要敏銳得多。他長嘆一聲,心中憂思不減。

阿沅在家中聽說定陽王謀反一事時,還有幾分旁觀看熱鬧的心思。說句實在的,定陽王謀反成或不成,對他們這些世家高門來說,並不會産生多大影響。禦座上就算每日換一個皇帝,換個兩三年,朝臣說不定還是同一批。

但沒幾日又傳來嶺南邊境不穩的訊息,阿沅就沒法淡定了。她的兄長和未婚夫都在那邊境之地,眼看著朝廷沒有任何和談或發兵的跡象,她明白,陛下這是將事情都丟給晉王處理了。

憂思之餘,她想想姜國之事卻怎麼也想不明白。姜國是因為國力較弱,才主動歸還八郡又求娶公主的。如今還不到一年時間,怎麼也不可能國力就昌盛起來,足以對打穆國。他們怎麼就有膽子挑釁穆國邊境呢?

她隱隱約約覺得自己想起了點東西,史書記載程讓作為和親送使,在姜國待了一年,一年之後姜國和穆國邊境就時常有摩擦……

不對!她怎麼知道史書上是怎麼記載的?

阿沅越想臉色越難看,這下子終於能確定她的部分記憶在逐漸退化了。一些關於未來的資訊在她腦海裡慢慢消失,她如今能記起的不過是複生的過程和目的,與此相關的其他資訊記憶卻是漸漸消弭,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

那她還怎麼救程讓、避開程讓的死劫?她若什麼都不記得的話,那這就是一場死局。

不行,得記下來。

用特製墨水寫了兩大張紙,寫完以後吹了吹,裝進信封。她拉開梳妝臺下的小抽屜準備放進去,卻發現裡面已經有了個信封。看樣式和手上這個一模一樣,她何時放進去的?

綠羅正好端茶進屋,看見她一臉疑惑地看著那信封,趕緊過去解釋:“姑娘您忘了?這是您在清州崔府上寫的,說是記了些容易忘記之事,回京後您不在,我整理行李時想著這大概挺重要的,就給您放抽屜裡了。”

阿沅恍然大悟,“哦——對,我想起來了。”她之前就幹過和今天一樣的事,居然還真給忘記了。她把兩封手書都放好在抽屜裡,鄭重道:“綠羅你幫我記著,下次我若忘了,再提醒我。”

綠羅不明真相地點頭,不明白自家姑娘為何如此健忘。

靜等了三四日,西北戰況不明,嶺南更是一點訊息也無。沸騰了幾日的京城又安靜下來,礙於天威不好直接討論定陽王與當今皇帝的關系,百姓們的注意力又暫時轉到了盛郡王府上。誰讓皇室宗族的熱鬧最多?

阿沅也是這時候才知曉三堂姐竟真的如願以償要嫁給盛郡王世子。

“姑娘家要注意儀容舉止,你看你,喝口茶也能噴出來。”徐氏絮絮叨叨訓她,“若讓外人看見,你呀,就讓人唾沫星子給淹死吧。”

阿沅呆怔著回不過神來,三堂姐是怎麼做到的?

“阿孃,三堂姐真要嫁給盛郡王世子?”

徐氏慢條斯理地執起茶杯,用小匙颳了刮茶沫,慢聲道:“你這麼大驚小怪做什麼?那是她自己選的,你伯父高興得很。”

阿沅訕笑著繼續問:“可盛郡王府門楣高貴,我們家……”未盡之語她們都懂的。

徐氏輕瞥她一眼,終是說道:“這與門楣無關,世間最好不過得償所願四字,你三堂姐所求不過如此,你只需替她高興便可。”她說的似有無限深意,話中隱隱生憂,又滿含希望。

阿沅聽著,覺得自己忽然明白了。

婚姻既然與門楣無關,那大概就是與愛情有關。她的三堂姐,是真的對盛郡王世子有愛情,即使他在世人眼中只是個空有家世的大胖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