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的是實,寫的是意。
到了目的地,熱情的農家早就準備好了豐盛的菜餚。
鮮筍、薺菜、螺螄、河蚌、香椿、水芹……入口入眼,皆是春天。
在村裡的十多天,方辰每天早上霧氣沒散時便拿著畫具出了門,直到夕陽西斜,才依依不捨地返回住處。
她畫山水,畫村莊,畫農人,畫貓狗,畫繁花……這些畫既是記錄,也是素材,更是靈感。
餓了,方辰就去鋪子買點梅幹菜燒餅填肚子;渴了,就找老鄉討點井水潤潤嗓。
第三次路過村裡豆腐坊的時候,老闆娘開口邀請方辰來欣賞自家剛剛做好的毛豆腐。
槽子上的木板被揭開,水汽撲面而來。
那裡面原本光溜溜的豆腐君,在江南春天的水分和溫度與鹵水的催化發酵下,不過幾天就長出了一頭毛茸茸的銀絲,軟軟的、綿綿的,可愛至極。
“嘗嘗?”
老闆娘將毛豆腐炸好,淋上豆瓣醬,遞了一盤過來。
方辰受寵若驚地接過,輕咬一口。
咔嚓。
外酥裡嫩,口齒留香。
不過小半月的旅途,方辰不管是視覺、味覺還是觸覺嗅覺,從各個感官層面上都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知。
她在此間思考藝術,思考哲學,思考生命,思考自己。
果然如同顧亮所說:心境不一樣,風景自然是不一樣的。
等回了南江,她在美蘭苑裡一待就是一個月,除了必要,連門都沒出。這才一口氣將《二十四節氣·春之卷》的六張畫稿完成了。
畫稿交付的時候,責編直接驚嘆:
“你這套圖應該拿去參賽!肯定能得獎!對了,最近有個中法插畫藝術聯展,你要不要參加?算了算了,我直接給你報上去好了……”
方辰只當她是鼓勵,所以並沒有太當回事,休息了幾天,就接著準備下一套畫稿去了。
┈━═┈━═┈━═┈━═┈━═☆
四月,她在學校又碰到了幾次周繼。
這人因為在童朗的事上死活不幫忙,被她和毛嘉欣沒少埋怨,所以看到方辰的時候,那表情是要多虛有多虛。
“小方辰,你怎麼見到老師也不叫了啊?為師好傷心啊!”
“哦,周老師你好,周老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