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幾只拳頭大小的老鼠幼崽,因為光線的原因,他看不到更多細節,但能從它們的模樣看出這些幼崽剛剛出生不久。
但好巧不巧的是,窩裡還有一隻熟睡的老鼠,不過因為納特克斯弄出的動靜儘管他的步子已經刻意邁得很輕),它還是醒過來了。
醒來後,見到眼前的不速之客,它吱吱叫了起來,聲音很尖銳,同時也很大,聽起來像是在呼救。
不過再怎麼呼救也沒用了,納特克斯一路上幹掉了不少老鼠,能來支援的肯定大幅減少,而且因為它們巨大體型的原因,即使是這種還算大的洞穴,估計也很難住下二十隻。
而納特克斯剛剛數過了,他殺掉的有十七隻。
老鼠在那裡叫了好一陣子,但終究沒有老鼠過來,它停了好一會之後,繼續叫了起來。
見納特克斯開始終它靠近,它也停止了吱吱叫,而是弓起身體,雙眼直勾勾地看著他。
納特克斯左手出現黑色火焰,一團小火苗飛向老鼠,老鼠感應到危險跳了起來,但還是被火苗灼燒到了。
它發出淒厲的叫聲,一溜煙跑進了另一個洞穴中。
老鼠還是老鼠,它們繁殖驚人,而正是這樣,它們有限的智商是不會讓它們做出“保護幼崽”這種行為。
大不了,再生一窩就可以了。
這並不是什麼無情,而是自然的選擇讓它們變成這樣的,就像自然選擇讓我們變成了一種會思考、有感情的動物,因此總是以我們為角度去理解其他物種的思維模式,這是相當錯誤的行為。
就像那句“大自然是殘酷的”,但其實自然並不殘酷,只是我們有了感情而已。
老鼠跑掉倒也省了納特克斯一番功夫,他本來就沒想要殺它,當然不是什麼憐憫,而是他準備拿這些老鼠崽子做實驗,而殺死大老鼠可能會波及到這些寶貴的實驗素材。
實驗的內容自然就是為了獲取印記能力的屬性資料。
至於為什麼拿老鼠幼崽做實驗,理由很簡單,納特克斯沒有專門的束縛工具,而老鼠幾乎是他兩倍大,加上老鼠本身好動的本能,要想控制它們是很難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納特克斯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比較細緻的測試,是測試,而不是想要殺死它們,而且殺死它們得到的資料也很簡單。
而這就意味著納特克斯需要完全控制那些老鼠的身體,否則亂動的老鼠很容易影響實驗變數。
說實話,其實以老鼠為物件的測試是不具備參考性的,但他沒有別的實驗素材了。
老鼠最大的一個實驗優勢就是基數大,這就意味著納特克斯可以重複進行實驗得到比較準確的資料。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研究事物規律本來就是比較耗時且浪費資源的事情,要是能透過一次兩次實驗就得到普遍性規律,那人人都有能力這麼做了。
而老鼠崽子一方面體型小容易控制,另一方面它們的反抗意識也很微弱,這些都註定了它們能變成良好的實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