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往上拓展,也依舊如此。
容納這些宇宙的,是一個更加龐大的空間,而容納這個空間的則是相比之下更加遼闊的空間,一直到容納空間的最大單位——宇宙。
假設存在宇宙a,而容納宇宙a的是宇宙b,接下來還會有c、d、e……一直不斷拓展,形成一個重複事件。
那麼拓展開來,按照這種無限往上或往下拓展的規律,在一個規定的容納範圍,比如一個宇宙級的空間中,就會存在相對而言“最高等”的“生命結構”。
倘若那可以稱之為生命的話)
比如螞蟻比微生物“高階”,而“人”比螞蟻“高階”,一直推演下去,自然也會形成無法閉合的重複鏈。
而納特克斯,她便是在這個宇宙級範圍內一個“最為高等”的存在。
那是一個由另一種原初物質組合形成的世界,它的名字經過一系列的翻譯和演變,最終暫時確定下來。
它叫做林地。
構成林地的最原初物質,也就是即使再往下細分,也如同一張向量圖一樣毫無意義的終極物質。
當然,‘容納鏈’依舊是合理的,畢竟它是使用不完全歸納法推演出來的)
這種物質,它在這個宇宙,唔……至少是納特克斯知道的人類群體中有很多的名字,最為廣為人知的便是“靈魂”。
不過納特克斯更喜歡沿用先前的稱呼,稱其為“意識”。
“意識”原本並不是這個宇宙中的,在納特克斯原本所處的宇宙,這種物質便是等同於原初質一樣的存在。
而納特克斯則是“意識”的一種源頭,或者說“意識”的全部。
通俗來說,她就是那個宇宙,裡面的每一樣東西,無論是物質、時間、空間都是她的一部分。
因此,她是那個宇宙的“神”,她知曉那個宇宙中的一切,她是所有“意識”碰撞形成的法則,同時也由它們構成。
而她很特殊,作為“意識”的本身,她自然也是“有‘意識’”去思考的。
是的,就是如現在般思考,在林地,這便是一種任何生物無法理解無法想象無法接觸的狀態。
先前提到過,同階層的存在會使他們變得“普通”,如螞蟻無法理解人類,人類也無法理解螞蟻,但人類能理解人類,螞蟻也能理解螞蟻。
她此刻的形態對於林地中的存在來說,是無法直視的恐怖之物,但在她自己看來,自己不過是個長著翅膀的少女而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為會思考,久而久之,納特克斯對原本的宇宙產生了厭煩。
於是她“拋棄”了那個宇宙,在各種各樣的宇宙中旅行,試著打發這種無聊,在有些宇宙她變成了打個哈欠也會毀滅一顆星球的恐怖存在,而在另一些宇宙,她和此刻的外表一樣楚楚可憐。
當然,關於林地的一切,她依舊能去使用和掌握。
最後,她來到了這個由原初質組合形成的宇宙,然後她便被這個宇宙的原初存在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