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估計各位看到這裡還有點懵逼,其實就是會產生套娃,舉個例子說明,例子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別槓:
你扶了老奶奶過馬路,然後被一個記者拍下來。
記者的編輯要求他必須拍攝一次有他這個人出現的照片。
但這個例子中,記者這個職業必須雙手拿著照相機拍攝,也就是說他沒辦法進行自拍。
這就沒辦法讓記者出現在照片中。
他想到了一個好的方法,讓另一個記者拍攝。
結果拍攝這個記者的記者也具有同樣的任務:即雙手拍攝,拍你扶老奶奶過馬路。
然後他又讓另一個記者來拍攝,結果那個記者也有同樣的任務。
於是重複效應就出現了,那麼呈現出來一張照片就是不斷正在進行拍攝的照片,換言之你在這張照片中將會無限小,但這除了在數學上會出現之外,現實中怎麼會出現呢?
當然,我們說的是常理世界,別扯到量子或者超凡之類的東西。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讓觀者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一定會發生,那麼就需要不斷重複“觀者看到石碑後,接下來……”這個主語,這特麼預言個屁!
那麼,不說“觀者看到石碑”這個句子行不行,也不行,因為那樣未來就會改變,預言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納特克斯推測如果它真的能預言,而且還是真正意義上的預言,要麼是那種混淆視聽的,要麼就是那種很模糊的。
比方說:你接下來會摔一跤,你知道了,於是你就再也沒有摔跤,這就是混淆視聽,沒有真正預言到。
再比如說:接下來隕石會降臨,但它沒說啥時候會降臨,隕石是啥大小,保不準人類都出外太空了,隕石才真正降臨,結果還是個指甲蓋大小的,連大氣層都沒突破就燒沒了,這就是很模糊的那種。
總結下來,這石碑基本屁用沒有,還很容易擾亂一個人的心態。
納特克斯從不相信預言,在他看來“預言”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沒辦法存在於現實之中,就算是透過高精度計算機進行模擬,得出的結果也只會無限接近“預言”,但永遠都達不到。
好了,說什麼多廢話,一方面是水點字數,以顯示這本書在營造層次感上是多麼差勁;另一方面就是納特克斯拿著這玩意並不是看中它的預言能力,而是另有他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個我們之後再講,如果還記得的話。
現在讓我們回到現實。
掠奪完整個地下基地後,兩人來到了基地上方,也就是卡諾言所在地。
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廢墟,天知道旁邊這傢伙究竟在搞什麼。
由於納特克斯在製造反制因子的時候戴了耳塞,而是他專注力比較強,結果他愣是沒看到奈薇和血肉大蟲大戰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