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沒法解釋一個高中三年次次交白卷的學生直接一鳴驚人的拿下省狀元。
完了陳易斌又跟她說了專業問題,表示她如果真要學醫的話,她選的學校就很好。
阮芍都一一應了,該說的都說完後,她跟陳易斌道了聲再見就小跑著離開了。
在校門外等了一小會兒她攔到了一輛出租,上了車,報了公司地址就開始閉目養神了。
……
再說之前剛採訪過阮芍的兩個記者。
兩人和同事出了學校後,男記者問同事,“你什麼想法?”
指的就是之前採訪時阮芍和老師不對的反應了。
女記者聞言笑了,“你不跟我一樣的想法麼?還跟我裝?”
“嘿嘿,確實。”男記者摸了摸鼻尖,“主編說這次採訪內容最好能吸引人一點,每年都是同樣的報道,大家都沒什麼興趣了,剛才看那個同學的反應我就覺得有話題可以挖。”
沒問是因為他們有眼色,既然人家不想說,就算追問也問不出什麼來,但他們另有辦法。
“那還說什麼?走吧!”女記者上了車沖同事抬了抬下巴。
“嗯,那就先去找跟阮芍同學關繫好的同學吧,關繫好的同學對她的瞭解也更深一點。”
這就是兩個人想出來的辦法。
去採訪阮芍的同學,收集素材。
為了這次採訪,他們提前做了不少準備呢。
看上去好像只是拿著話筒問一些問題,但光是這些問題他們就要斟酌許久,再加上為了讓這期主題更吸引人,他們還想了不少辦法。
付出都是在背後的。
並不是只動動嘴皮子就行的。
要說關系跟阮芍好的,杜娟和袁莉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所以兩輛車直接開到了兩人住的那個城中村。
他們一行人在城中村這種地方看上去就很是格格不入。
氣質和氣場,那是一種說不明白卻又真實存在的東西。
城中村這裡的路很是彎彎繞繞,他們繞了好幾圈才找到了杜娟家。
這個點袁莉剛好在杜娟家裡,兩人雖然知道考不上大學,但對自己考了多少分還是有幾分好奇的,才查完成績從網咖回來。
袁莉考了380,杜娟比她多了十幾分。
兩人查了自己的成績,也想打電話問問阮芍結果如何。
記者就是在這個時候敲了門的。
杜娟開啟門,見站在門口的人都不認識,頓時納悶道,“你們找誰?”總不會是來找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