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這一年,她個人出資的研究所建成,納入了好幾個不同方向的專家教授,同時開啟了好幾個科研專案。
2628歲,成為醫院當之無愧的外科骨幹。
以28歲的年齡晉升為醫院最年輕的科室主任。
其後幾年,她名下的研究所各有大大小小的科研成果出了不少,個人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的有意義的論文更是高達50篇以上,其下載量居高不下,給需要的人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及至34歲,名下最大的研究專案成功。
成功研究出治療癌症的藥物和辦法,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這履歷沒一個人可以說它不豐富。
她的成功是有跡可循的。
但卻是不可複制的。
光是她自己出資建成的研究所給醫學界做出的貢獻都讓人不得不敬佩她,更別提她自己還是其中的佼佼者兼領導者。
在這些內容之中還摻雜著更多更細致的內容。
總之雜志一經發售就爭搶一空。
阮芍在短時間內的名氣簡直比娛樂圈的大明星還要高。
畢竟娛樂圈的主旨是娛樂。
而她卻是醫學領域的大佬。
兩者感覺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後者光是聽起來就要更加高大上許多。
不止媒體採訪。
親朋好友也因為她獲獎而特意給她慶祝了一次。
她這麼棒,親朋好友也是又得意又自豪,很是與有榮焉。
不過再高的熱度都會逐漸降下去。
每天的新資訊又那麼多。
所以阮芍也沒有受打擾太多。
等到熱度降了大半的時候,阮芍突然接到了京醫大校長的電話。
這通電話的用意很簡單。
就是邀請她去學校開一次講座。
畢竟她是從京醫大出來的,京醫大可以說是她的母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