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
“我只是說如果。”
嚴青松長出口氣,才說道:“理論上,我們可以在十年內實現商業應用,但是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技術上的風險?”
“不止是技術上的風險,但是僅僅是技術上的風險,就足以讓我們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
“有這麼嚴重?”
“至少會耽擱數十年。”嚴青松遲疑了一下,才說道,“俗話說,欲速則不達。科學上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
趙耀國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行,我明白了。去請張教授他們過來吧。”
嚴青松沒多羅嗦,立即起身告辭。
此時,休息室內,張清芳與周自強已經吃了夜宵,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周自強還衝了個澡,刮掉了鬍子。至於長得能紮成馬尾鞭的頭髮,周自強也只能將就著紮了個辮子,看上去像藝術青年。
見到周自強的這副打扮,嚴青松有點無語,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
“問天”專案能夠取得成功,周自強居功至偉。雖然“駐點脈衝持續點火”理論由張清芳提出,但是就嚴青松所知,張清芳能夠提出這個理論與周自強在博士期間發表的一篇論文有很大關係。按照慣例,張清芳做為周自強的博士導師,是那篇論文的第一署名人,周自強的名字在他後面。十多年前,周自強就是憑藉這篇論文獲得哈佛大學的邀請函。只是在此之後,根據該理論進行的所有實驗都以失敗告終,連周自強也沒能做到,該理論由此受到眾多科學家質疑。
只是,這並非壞事。
七年前,由張清芳主導、軍方資助的一個科研專案率先取得突破,證明了該理論的正確性。
因為受到質疑,導致聲譽受損,所以周自強在回國的時候沒有遇到什麼麻煩。
五年前,在周自強親自參與的實驗中,該理論再次得到證實。周自強隨後完善了這套理論,並且拿出了一個可以透過超級計算機模擬的數字模型。也正是在此基礎之上,軍方啟動了“問天”專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說,沒有周自強,就不會有現在的成功。
五年的時間,近十億元的投入,最終並沒有白費。
“嚴總,我想請教一些事情。”
嚴青松微微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你也知道,我這個人有點木訥,大概是搞科研搞得太久了,不怎麼懂得變通,平時也很少跟他人交流。等下向元首彙報,要是說錯了話,就不那麼好了。所以我想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技術方面的,你都可以說。”
“那技術之外的……”
“小周,我們是科學家,只談技術。”張清芳打住了周自強的話,笑著說道,“盡到一個科學家的本職就夠了。”
嚴青松又點了點頭,周自強也猛然明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