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號脫離編隊,朝著已經轉向的“杭州”號與“揚州”號駛去的時候,第三批反艦導彈導彈。
來得非常突然,因為在此之前,“鄭州”號與“長春”號沒有探測到發射導彈的敵機。
那些導彈是突然出現在雷達螢幕上的,而且以極快的速度爬升,在被雷達鎖定之後不久就到達了兩萬米的高度。雖然“鄭州”號與“長春”號立即把剩下的hhq9全都發射了出去,但是根本沒有意義,因為來襲導彈的速度已經超過三馬赫,還在繼續加速,而且很快就會到達艦隊上空。
這個時候,程祖志已經明白第三批f2為什麼會突然降低飛行高度了。<2,而是更先進的as3。要知道,as3是全球唯一能夠與yj12相提並論的反艦導彈。做為扶桑手裡的法寶,as3的具體效能一直是個迷,華夏軍方至今沒有獲得可靠情報,很多效能都是猜測,比如最大速度達到五馬赫,最大射程至少有二百八十千米,具有過天頂攻擊能力,戰鬥部質量不小於三百千克。只是現在看來,這些猜測應該沒有錯,只是不夠全面,即as3能夠讓載機在超低空發射,而且在此情況下的射程不會低於二百五十千米。
當然,最要命的不是五馬赫的速度,而是過天頂攻擊能力。
在理論上,hhq9能夠攔截以五馬赫速度飛行的目標。問題是,控制hhq9攔截目標的雷達無法照射頭頂上的目標。要知道,幾乎所有的戰艦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在正上方有防禦盲區。
此外,兩艘防空驅逐艦發射的hhq9根本沒有追上那些反艦導彈。
只過了不到三十秒鐘,這些反艦導彈就飛到了艦隊上空,進入了戰艦的防空盲區,讓戰艦無以應對。
可以說,戰艦攜帶的所有防空導彈都成了擺設。
雖然在程祖志下達命令後,“泰州”號、“福州”號、“寧波”號、“益陽”號與“黃岡”號立即開始發射導彈,對來襲as3進行攔截,但是射出去的hhq16沒有一枚命中。只是這麼做也不是在浪費,畢竟當戰艦被導彈打中之後,剩下的防空導彈也會報廢,而提前發射出去,至少不存在殉爆的危險。
其實,第三批反艦導彈並不多,總共只有二十枚,準確的說是十八枚。<3比as2重得多,為了保證獲得足夠的航程,第三批發起攻擊的f2只攜帶了一枚as3,而不是兩枚。<3足夠癱瘓整支東海艦隊。
面對從頭頂上方砸下來的反艦導彈,只有幾艘驅逐艦上的1130近防炮能排上用場,即這種近防炮的最大射界達到一百零五度,能夠攔截頭頂上方的導彈。護衛艦上的730近防炮的最大射界只有八十度,因此仍然存在攔截盲區。只可惜,對付速度高達五馬赫的導彈,依然超過了1130近防炮的能力範圍。
事實上,在反艦導彈幾乎垂直俯衝下來的時候,就算被近防炮的炮彈打中,砸中戰艦的機率也很大。
這短短几秒鐘內,東海艦隊徹底喪失戰鬥力。<3擊中,其中一枚就打在艦橋上。
猛烈的爆炸徹底摧毀了最上面的航海艦橋,包括艦長在內的十多名官兵無一倖免,甚至是屍骨無存。司令艦橋在航海艦橋下面,緊挨著火力控制室,原本是軍官休息娛樂艙,只是臨時設定為艦隊司令部。爆炸發生之後,程祖志就昏了過去。等到他醒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死。他很幸運,隔著一層甲板,司令艦橋遭到的破壞沒有那麼嚴重,而且他所在的位置離爆炸點最遠。雖然受了重傷,至少斷了幾根肋骨,應該是被丟擲去的時候撞到了某個堅硬的物體,但是他確實活著,而司令艦橋裡的十多名參謀軍官就沒這麼幸運了,幾乎全部陣亡。
被二副救出來的時候,程祖志才知道,艦長與大副都已陣亡。
雖然遭到重創,完全喪失戰鬥力,還傷亡了數十名官兵,但是“鄭州”號暫時沒有沉沒的風險。兩枚導彈都是命中上層建築,沒有對艦體造成破壞。程祖志被救出來的時候,損管人員正在努力撲滅大火。簡單說,除了無法繼續戰鬥,“鄭州”號沒有別的問題,仍然能夠繼續航行。
其他戰艦的情況也差不多。<3打中,上層建築全部損毀,傷亡官兵上百人,不過速度並沒降低,也沒有沉沒的風險。“福州”號、“泰州”號與“寧波”號各捱了兩枚導彈,同樣喪失了作戰能力。情況較為嚴重的是“常州”號與“黃岡”號,主要是中彈之後引發的大火導致損管變得極為困難。為了避免戰艦上的導彈殉爆,兩艘戰艦的指揮官都已下令向裝載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注水。雖然這會讓沒有發射出去的hhq16全部報廢,但是總比被這些導彈炸沉好得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時,唯一沒有遭到重創的只有還沒來得及離開的“常州”號。
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中耗光了導彈,加上程祖志已經下令其掩護“杭州”號與“揚州”號撤離戰場,所以在開始的戰鬥中,“常州”號沒有啟動雷達。結果是,沒有一枚as3射向這艘戰艦。
至於其中的原因,程祖志沒有去想,也沒人會在這個時候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