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夏外長在安理會向扶桑發難,雙方把重點放在了外交上。
當天,王學熾跟另外四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進行了會晤,會見了十多個友好國家在聯合國的代表,參加了三場在聯合國舉行的會議。只是,他沒有與扶桑外相見面,只是安排大使田地去應付田中俊。後來,在被問到為什麼不跟田中俊會晤的時候,王學熾的回答是,跟無恥小人沒什麼好談。
田中俊也沒閒著,在當天去拜見了十多個國家的外交官員。只能說拜見,因為大部分國家並不願意捲入華夏與扶桑的衝突,加上王學熾在安理會上發起的外交攻勢,讓更多的國家選擇置身事外。只是,從根本上講,依然是戰場上的局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即大部分國家都不看好扶桑。
如果扶桑註定要失敗,那麼這個時候熱情款待田中俊,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要知道,華夏已經用行動證明了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更何況,因為部署thaad遭到華夏打壓的高麗已是前車之鑑。別說那些鄰近華夏的國家,即便在地球另外一邊的國家也要考慮經貿上的得失。不要說華夏本來就是政治與外交強國,只是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就足以對很多國家產生影響。
當天,東海戰場反而平靜了下來。
在奪取了絕對制空權之後,華夏空軍沒有趁勝追擊,把制空範圍限制在衝突區域,沒有給扶桑空中自衛隊更大的壓力。因為喪失了至關重要的大型預警機,所以扶桑空中自衛隊也沒有前來挑釁。
最忙碌的不是空軍,而是海軍航空兵。
上午,海航的三架大型水上飛機全體出動,把空降兵與特種兵,還有海警官兵接了回來。與此同時,海軍四艘大型氣墊船集體出動,將一個全副武裝的陸戰營送了過去。下午,三架水上飛機又出動了一次,為替換空降兵的陸戰營送去了必要的物資彈藥。
出於安全考慮,海軍的氣墊船沒在夜間出動,而是由空軍的大型運輸機在當天下午空投了一些用來構築防禦陣地的工程裝置。如果不是運力有限,海軍恐怕還會出動一支裝備了反艦導彈的岸防部隊。只是,以戰局發展來看,一個陸戰營的兵力已經足夠應付任何可能出現的威脅了。
其實,當天白天的行動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海軍與空軍都缺乏足夠的兵力投送能力。
受到航速限制,海軍那幾艘部署在東海艦隊與北海艦隊的大型登陸艦根本沒有辦法派上用場,唯一能使用的就只有四艘從藍羅斯引進的大型氣墊登陸艇。雖然這種綽號“野牛”的氣墊船為全球之最,比cac大了一倍有餘,但是用來運送地面部隊仍然力感不逮,遠遠比不了登陸艦。
至於空軍,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大型運輸機太少。雖然y20的產量已經突破二十架,算上從伊萬國進口的運輸機,空軍的大型運輸機超過了四十架,但是在衝突期間,這些運輸機的首要使命是為前線作戰的部隊提供保障,也就是把各種保障裝置、零部件與精確制導彈藥送往作戰部隊所在的前沿基地。能夠用來投送地面部隊的運輸機並不多,也不能抽調太多的運輸機執行兵力投送任務。此外,空軍大型運輸機的出動率也不是很高,即便連y20都沒達到設計標準。不是說空軍的運輸機不夠耐用,主要問題出在發動機上,即發動機的維護週期太短了。
因為華夏空軍沒有發起進攻,扶桑空中自衛隊沒有進行反擊,所以這個白天,雙方算是相安無事。
只是,雙方沒有就停火達成協議,平靜只是暫時的。
對此,大橋平治有著清醒的認識。
入夜後不久,他收到了由防衛省發來的命令,隨後就下令讓第三護衛群減速。只是,他的任務不再是前往衝突區域,而是留在沖繩諸島附近待命,準確的說是在沖繩諸島西面的東海海域巡邏待命。至於接下來做什麼,防衛省沒提到,大橋平治也沒有詢問,他需要知道的只是由他執行的任務。
對於防衛省做的這個安排,大橋平治一眼就看明白了。
空中自衛隊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在缺乏大型預警機的情況下,無法為艦隊提供不間斷的空中掩護。沒有了制空權,連基本的防空掩護都沒有,讓第三護衛群前往衝突區域跟送死沒什麼區別。只是,內閣的那些傢伙並沒認輸,也沒打算就此罷手。讓第三護衛群進入東海,證明扶桑有能力控制衝突區域,等於是為隨後的停火談判做準備。如果有可能,特別是在空中自衛隊恢復了作戰能力之後,再讓第三護衛群前出到衝突區域,說不定還能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