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戰爭世界> 第一章 鉅艦入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鉅艦入列 (2 / 2)

只是,沒人相信這兩艘航母能在兩年內建成服役。

在東海衝突結束的時候,兩艘航母仍然處在船臺建造階段,雖然艦體已經完成,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沒有進行。在船臺建造完成之後是下水舾裝,然後是船廠測試與海軍測試,在透過了海軍驗收之後還要進行艦隊官兵的培訓與訓練。按照正常的速度,這兩艘航母最快能在西元2024年交付給海軍,在2027年左右形成戰鬥力。到那個時候,花旗海軍已經獲得第四艘“福特”級。很明顯,對華夏海軍來說,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僅僅兩艘大型航母不能改變與花旗海軍的實力對比。要到003型、甚至004型航母建成服役後,華夏海軍才具備在全球海域跟花旗海軍對抗的資本。

顯然,這些西方軍事專家顯然忽視了“華夏速度”,更忽視了東海衝突對華夏當局產生的影響。

當年,第一艘002型,也就是現在的“粵”號就完成了船臺建造,進入舾裝階段。為了能夠在海軍要求的時間內下水,造船廠為航母搭建了一個恆溫棚,從而在不適合刷漆的冬季完成了下水前的最後一道工序。接下來的幾個月裡,018艦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幾乎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原本計劃要用三年才能完成的舾裝,結果只用了十一個月。除了造船廠的工人日夜加班外,還與模組化設計有很大的關係,而且所有參與航母建造工作的廠商都在全力以赴。當018艦在年底交付給海軍,開始進行服役之前的測試時,所有西方的軍事專家都不相信這是事實。因為有專門的航母訓練艦,而且“遼”號與“魯”號承擔起了一部分培訓艦員的工作,飛行員的訓練也提前了數個月,所以在完成了海軍測試之後,018艦就將正式加入海軍的戰鬥序列。

再過幾個月,“粵”號的姊妹艦“浙”號也會掛上海軍旗,正式加入海軍戰鬥序列。

當然,“粵”號的效能引數已經不是秘密。

幾天前,華夏國防部在新聞釋出會上正式宣佈了“粵”號即將服役的訊息,同時公佈了一部分主要技術與效能資料。

標準排水量六萬四千噸、滿載排水量八萬六千噸,艦長三百一十八米、飛行甲板長三百二十二米、艦寬三十三米、標準吃水七點八米、最大吃水九點二米,最高航速三十二節、十八節時的航程為八千海里,配備三部蒸汽彈射器與三臺升降機,最多搭載六十四架固定翼艦載機與十六架艦載直升機,近防武器為三座hhq10點防空導彈與三座1130近防炮,還有若干電子干擾裝置。

當然,這些技術與效能資料中有多少是真實可信的,西方的軍事專家顯然存在懷疑。

就拿搭載艦載機的能力來說,按照西方軍事專家的分析,“粵”號在正常情況下的搭載量應該跟公佈的資料差不多,而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再增加十多架艦載戰鬥機,將搭載的固定翼艦載機提高到八十架以上。雖然這會對航空作業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能夠大幅度提高打擊能力。

事實上,很多西方軍事專家以此認為,“粵”號是一艘貨真價實的攻擊型航母。

這不過是說法上的問題,航母本身就是艦載機的運作平臺,而艦載航空兵肯定是強大的打擊力量。在航母誕生之後的一百多年裡,除了戰爭時期生產的護航航母,所有航母都可以說是攻擊型航母。

強調“攻擊”,無非是要誇大華夏海軍的威脅。

只是,華夏海軍的航母就在那裡,有沒有威脅,以及對誰有威脅,顯然不是一些軍事專家說幾句話就能決定的。

“粵”號按時交付給海軍,順利完成海軍驗收,即將掛上海軍旗。

在感嘆“華夏速度”的同時,西方新聞媒體顯然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即兩艘002型航母為何要加班加點的建成?

為了提高海軍的作戰能力嗎?

顯然,這只是一個原因,而且不是主要原因。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