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到底想幹什麼?
顯然,不止是特魯尼,所有花旗人都想搞清楚這個問題。
如果是伊萬國,那還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在過去的十多年裡,伊萬國總會時不時搞幾次導彈試射,以此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核肌肉。事實上,伊萬國能夠拿出來炫耀的,恐怕也只有強大的戰略核武器了。問題是,華夏從來沒有用如此直接的方式炫耀自己的核武器,而且華夏是唯一承諾不在任何情況下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國。那麼華夏有何理由炫耀自己的核武器?此外,透過遠航艦隊環球航行,華夏已經向全世界展示了其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那就更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展示核肌肉,畢竟在區域性衝突中用得上的是常規軍力,絕非核武器。
當然,只要拿出來展示,那麼不管是常規軍事力量,還是核力量都是以威脅為目的。
如果說,常規軍事力量威脅的是那些時不時給華夏添堵的小國,那麼核力量威脅的就是與華夏旗鼓相當的大國。
顯然,肯定不是伊萬國,畢竟華夏與伊萬國的關係算得上友好。
至於大不列顛與高盧,因為與華夏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大家算是相安無事,也用不著如此大張旗鼓。
剩下的,也就只有花旗了。
事實上,在排除跟伊萬國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之後,花旗是唯一能夠把華夏從地球上抹掉的核大國。
從這個層面上講,華夏的這輪展示就是做給花旗看的。
當天,國防部長就提出建議,在近期搞一次針鋒相對的演習。當然,國防部也提出了三套方案。一是用空軍的“民兵”導彈,畢竟這種導彈在幾年後就要退役,現在用來試射還能節約一筆退役後的處置費用。二是用海軍的“三叉戟”導彈,雖然昂貴一些,但是任何一種導彈都要定期進行測試,證明戰略彈道導彈可靠性的主要辦法就是試射。三是用thaad與nd系統進行反導攔截試驗,向全世界展示花旗擁有的,而且是獨此一家的反導能力,以此證明花旗有能力應付華夏的導彈威脅。總而言之,就是儘快採取行動,抵消華夏進行導彈試射產生的影響。
只是,特魯尼沒有立即採納國防部的建議。
用他的話來說,在搞清楚華夏當局的意圖之前,最好什麼都不做。
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華夏派遠航艦隊進行環球航行,還搞導彈試射,大有跟花旗打冷戰的味道。只是在特魯尼看來,問題沒有這麼簡單。關鍵就是,在過去三十年裡,華夏一直努力避免跟花旗直接對抗。在花旗發動了反恐戰爭之後,華夏幾乎在每一次的安理會表決上都投了棄權票。雖然在最近幾年,特別是在衝突後,華夏的對外政策變得越來越強硬,但是在本質上,華夏當局仍然堅持和平發展的方針,在很多重大國際問題上並沒有跟花旗對著幹。最有說服裡的就是,在衝突後,華夏主動跟扶桑改善關係,至少在高層交往中表現得更加積極。
顯然,這不是要跟花旗打冷戰的架勢。
此外,華夏還有很多避免跟花旗直接對抗的理由。在綜合國力上,華夏依然遠遠比不上花旗,即便是華夏一向引以為傲的經濟實力,也比花旗差了一截,最快也要在幾年之後才能在經濟總量上跟花旗持平,而在“質量”上,也就是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高階產業中,華夏的差距更加巨大。在科研、國防、外交、文化、金融等各個方面,華夏也有明顯差距。關鍵還有,華夏不是紅色帝國那種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國家,華夏所創造的奇蹟,依靠的是由花旗發起的全球化,脫離了全球化,失去了海外市場,沒有了進口資源,別說讓經濟奇蹟延續下去,華夏能把現在的經濟規模維持下去就是奇蹟。只是從自身的發展來看,華夏沒有任何理由在這個時候跟花旗直接對抗。要知道,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內戰中,全球化趨勢必將嘎然而止。依靠雄厚的基礎,加上在高階產業上的巨大優勢,花旗還能支撐下去,而華夏將失去一切。
從這個角度看,只要華夏的領導人還沒有自大到喪心病狂的程度,就不會在全面超越花旗之前跟花旗直接對抗。
那麼,華夏當局的意圖到底是什麼?
次日,特魯尼在白宮召開了一次很特殊的會議。參會的不止有聯邦官員,還有特魯尼親自請來的幾名顧問。
討論的話題就是華夏當局的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