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藍星紀> 第十集 創世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集 創世節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自治團的人並沒有急著馬上就開始動工建設基地,他們首先想的是先做好整個山谷的建設規劃。

丹尼在凱莉的幫助下,用“方舟”號上的電腦設計出了好幾套基地的方案。大夥對這些方案經過一番認真詳細的討論和修改,最終確定了一套營地建設方案。

他們打算把巨人谷設計成一個半軍事化半生産化的基地,整個規劃包含了居住區,生産區,耕作區,禽畜區,碼頭區,魚塘養殖區等,就像是一個小城市的集合體,一旦建成,人們幾乎能回到和地球差不多一樣的生活水平。

雖然這個設計看上去十分不錯,但要實現卻並不簡單,不過這並不能難倒這些智慧和勤勞的地球人。

第二天,也就是自治團成員來到這個小島的40多天後,天剛微明,3個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後,格蘭特等公約會成員便召集了自治團所有人,宣佈開始實施進行營地的建設。

他們要做的事非常多,但一切都需要從頭做起。

首先,格蘭特把自治團所有人按照各自的特長,分成不同的組別,例如建築隊,金屬隊、種植隊,捕獵隊,後勤隊等等,這些人將在建造基地中發揮各自的本領。接下來,便是詳細的分工了。

要建基地,就需要大量的建築工具,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製造出一批合用的工具。人們可不能期待像在地球那樣有攪拌機、升降機、挖掘機這些先進的工具,也不要期望有大量的成品水泥、泥沙等材料,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動手來製造。

人們首先從製造一批金屬工具做起。要煉制金屬工具,首先要有一個爐子。在之前的探索中,人們在火山腳下一處地方發現了大片的陶土,於是專門分出一組人負責用陶土製造磚胚,再經過大火煅燒後得到了不少磚頭。用這些磚頭搭起了四個爐子,他們打算一個爐子用來提煉金屬,一個繼續用來燒磚,一個用來製造日常工具,另一個則用來生産其他化學用品。

要生産製造,沒有能源可不行。之前派出的探索隊在島嶼東部曾經發現一個煤礦,但距離山谷實在太遠,現在開採並不現實。但幸運的是,康奈博士等人又在山谷東部一個小谷地中發現了一處露天的煤礦,而且這個煤礦距離山谷不到4公裡,雖然儲量不多,但足以提供人們使用。這一發現讓眾人大喜過望,索尼婭馬上組織一批婦女編制籮筐,製造扁擔,讓強壯的護衛隊士兵一籮筐一籮筐地把煤礦運到山谷內的生産區中。

有了爐子和能源,下一步就是煉制金屬工具了。島上的鐵礦大都集中在島嶼的最東端,也就是林達發現的那個沿海山脈,但因為距離比較遠,要從東部挖鐵礦石運到山谷不太可能。格蘭特決定就地取材,他讓船員們把“方舟”號上拆下許多不必要的金屬,這些都是很好的鋼材。

於是,船員們在摩登船長極為難看的臉色中拆下了大量的門窗和甲板。然後又把其中一些材料製成一臺鼓風機,又在自治團裡一群懂得煉制金屬的人的操作下,將這些金屬回爐煉化,分別製成鐵錘、鋤頭等工具。

有了工具和材料,還要平整好土地才能在這上面建造房屋。山谷的土壤非常肥沃,所以各種植物十分繁茂,這習慣了現代生活的人類可不適合,他們要在這中地面上建造房子,第一件事就是先要平整土地。

於是,善於操作火異能的伊萬諾夫便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在需要平整土地的中心點上一堆巨大的焰火後,一旁的伊萬諾夫馬上上千,用自己的銀劍法器射出一團靈光,操縱這團焰火。在他精準的控火能力下,大火恰到好處地按照人們的意圖燃燒起來,把地上的各種植被和隱藏其中的各種害蟲消滅的一幹二淨,兩塊空曠的土地就顯露了出來。其中一塊約五、六畝大人們打算在上面搭建木屋,另一塊則大的多,距離水源也很近,打算用來進行耕作。

唐龍在伊萬諾夫整出耕地後,又祭出他的八卦盤,對準地下的土地射出土黃色的光環。在他神奇的土屬效能量引導下,被照射到的地面居然一點點地凹了下去。唐龍催動法盤不斷改變地面,按照規劃好的路徑走了好幾圈,當他完成這一切後,一個整齊規劃的農田水渠出現在耕地之上!他還設計了一個引水渠,從谷中小河引入河水灌溉,這就解決了耕作用水的問題。

而在數百米外一塊主要計劃用來建設基地房屋的地面上,亞登博士帶著一群工作人員先搬來各種測量的儀器,在地面上劃下各種標記,經過大半天的準備後,這才帶著大夥用新煉製出來的鋤頭等工具開挖起地基來。這些平時躲在研究室裡搞研究的學者,現在一個個變成了建築工人,雖然非常辛苦,但卻做得極為認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