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逸問道:“那依監軍之意,是要趕往潤州救援,直接與徐敬業的大軍正面交鋒,一舉將他們徹底消滅咯?”
魏思溫笑道:“李將軍認為我們現在趕去潤州還有用麼?只怕沒等我們渡江到達潤州,潤州城已經淪陷了。”
李孝逸急道:“攻打揚州會有被圍的危險,攻打潤州又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該如何是好呢?”
魏思溫道:“若徐敬業打下潤州,則揚州、楚州、潤州連成一線,如是一條大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若是我們從中將它斬斷,則如何?”
李孝逸笑道:“軍師之意是拿下楚州,這樣則其首尾不能呼應,揚州守備鬆懈自是我們的囊中之物,而潤州的徐敬業遠離揚州根本之地,在江南也勢必孤立無援,我們再徐圖之。便能一舉平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魏思溫道:“攻下楚州各縣之後,揚州的守軍在徐敬業回來之前,則不敢妄動,根本不足為慮,而我們則可以乘機迅速進軍潤州,將徐敬業一舉殲滅,遲則生變,不容徐圖。”
李孝逸道:“果然是好計策。但我們眼下軍糧不足,能否在籌集到足夠的軍糧之前,拿下楚州,還說不定呢?”
魏思溫道:“軍糧之事,軍師大可以放心,朝廷的政令已經下達,相信各地官員已經在徵糧了,我們到達江南之後,各地所徵收的糧食就會源源不斷地送到將軍的軍營,不需十日,我想應該能夠籌集到足夠的糧草。而楚州只有少數叛軍在守城,眼下正是奪取楚州的好時機呢。”
李孝逸笑道:“這樣楚州便是我大軍的囊中之物了。沒想到困擾我多日的難題,魏監軍三言兩語便幫我解決了。只是不知還需多少天,才能到達楚州境內,我現在倒有些迫不及待了。”
魏思溫笑道:“李將軍無需著急,我昨日夜觀天象,這幾天應該會雲散雨收,到時候大水自然退去,我軍就可長驅南下了。再者說來,李思文勢必固守潤州,徐敬業要想攻下潤州,沒個十來天的時間,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們肯定能趕在他前面,拿下楚州的。”
李孝逸道:“監軍果然博學多才,上知天文,下識地理。若果如監軍所言,雨水在這幾天便會停歇,那就太好了。只是不知監軍何以如此肯定,李思文能夠堅守潤州十餘日呢?監軍恐怕有所不知,這李思文可是徐敬業的叔父,要是他與徐敬業勾結,開啟城門,將潤州拱手相讓,那該如何是好呢?”
魏思溫笑道:“李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李思文雖然是徐敬業的叔父,但這個人是個見利忘義之徒,心中感念太后讓他做潤州刺史,因此除了對太后忠心耿耿外,還想方設法地巴結奉承武氏兄弟。
早在徐敬業在揚州起兵之前,他就將徐敬業謀反的想法向太后密報,這會兒聽說李積一族的屬籍爵位被褫奪,其父李積及其兄李震,被斫棺戮屍,於是將所有的憤怒與怨恨都傾洩在徐敬業身上,對他這個侄子可謂是深惡痛絕,因此事不會念及親情的,自然會死守潤州,以待增援。他雖然是個庸碌無為的刺史,但其屬下頗有幾名得力干將,再加上都梁山投奔到潤州的守將,與潤州五六萬守軍,要堅守十天半個月,根本毫無懸念。”
喜歡大唐女俠傳請大家收藏:()大唐女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