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溫庭筠的《憶江南》的時候,青芷運筆穩健一氣呵成,很快就寫了一遍。
寫罷最後一個字,她心裡一動,總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什麼,索性把這首《憶江南》又讀了一遍:“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白蘋洲......”
重複了幾遍“白蘋洲”之後,青芷終於想了起來,白蘋洲在溫庭筠的《憶江南》中原本指的是長滿蘋草的小沙洲,可是流經南陽的白河在梅溪彙入之處附近卻有一處大沙洲,名字也叫白蘋洲。
青芷記得前世在一位工部大員的主持下,宛州修建了一條白蘋渠,打通了白河與運河,成了連線南北的水路要道,從此以後,無數載滿糧食、鹽和絲織品的大船在白蘋渠上來來往往......
而南陽城外白蘋洲因是白蘋渠和白河的交彙處,交通便利,商業繁華,寸土寸金,盛極一時。
青芷放下筆,走到床邊躺了下來。
她閉上眼睛竭力回憶著往事。
不知過了多久,青芷終於記了起來——白蘋渠修好是在她進入英親王府的第四年,也就是那年失蹤三年的哥哥出現在英親王府,要帶她離開京城......
細細算來的話,那年她十八歲......
如今她十二歲,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六年後白蘋洲會成為連線大宋南北的商業重鎮......
若是她如今就開始購買白蘋洲的土地呢?六年後白蘋洲的地價可是會翻幾十倍百倍!
青芷慢慢計劃起來......
韓氏撩開臥室門上的門簾進來看女兒,見青芷躺在床邊,不由笑了:“你這孩子,既然要睡,怎麼不好好躺著!”
青芷一骨碌坐了起來,大眼睛在光線黯淡的紗帳內熠熠生輝:“娘,我渴了!”
韓氏聽了,忙轉身出去,很快就端著一盞白開水進來了。
青芷喝過水下了床,拿起筆去外面洗筆。
筆剛洗完,青芷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出去一看,發現是一個笑眉笑眼的青年,正是舅舅鋪子裡的夥計李志勇,便笑著打招呼。
李志勇微微一笑還了個禮。
看到韓氏過來了,他忙道:“見過二姑奶奶!老闆請了城中有名董女醫,命我送了過來給二姑奶奶看脈息!”
韓氏聞言歡喜得很,忙帶著青芷去迎,只見一個小丫鬟先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然後扶了一個青衣白裙的中年女子下了馬車,又從車上取了藥箱。
青芷見這中年女子五官雖然平淡,可是肌膚細白,態度雍容,猜到這位便是便是董女醫了,忙屈膝行了禮:“見過女醫!”
韓氏緊張得聲音都有些抖了:“董......董女醫,請......請進!”
董女醫打量著韓氏和青芷,發現韓氏約莫二十七八歲,身材苗條,梳著圓髻,發髻上插戴了一支白銀梅花簪,身上穿著淺藍色交領夏衫,繫了條白裙子,一雙眼睛盈盈含水,頗為美貌,隱約與瑞和祥綢緞莊的老闆韓成有些相像,只是頭發枯黃幹燥,肌膚蒼白泛黃,明顯是長期營養不良造成的。
她又去看韓氏身側的小姑娘,發現她約莫十歲左右,生的又瘦又小,可是雪白的小臉晶瑩潔白,一雙大眼睛寶光璀璨,鼻樑挺秀,櫻唇飽滿,實在是個美人胚子。
心裡有數之後,董女醫點了點頭,隨著韓氏進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