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是兩碼事。
今天經過楊娟的提醒,他才想到更深層次的一個社會現象:
現在有錢的富豪不少,可為什麼很少有人會去私自救治病人?
他們的做法都是成立專業基金管理機構。
每年固定撥款。
反正錢是固定數額,誰運氣好就用,用不了也沒辦法。
這樣的做法是,其他人也不會有什麼怨恨。
“要不咱們去找民政局?”團高官的話打斷蕭陽的思路。
楊娟搖搖頭:“民政局下設的救助機構,也是杯水車薪,她這個病最少三十萬!有這些錢,那些機構寧願多救治些病人,這樣資料也會更好看!”
蕭陽望向她,投去讚賞的目光,刮目相看。
這個美女助理真的很理智,看問題很透徹。
這樣的人,絕對是經營管理方面的好幫手!
“楊助理,那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楊娟點點頭道:“只有向社會求助,希望得到愛心人士的捐助。”
“可以聯絡媒體網站報道,煽情些,如果電視臺能來報道,效果更好!”
電視臺?
蕭陽靈機一動!
想到了系統前幾天頒佈的任務——《第一時間》記者!
“對了!海原臺的《第一時間》如何?你們看嗎?”
“看啊!這個欄目不錯,反應百姓心聲,每天傍晚六點,食堂學生都愛看呢!我老伴也特別喜歡看。”一位副校長說道。
蕭陽當下決定!
就報道這個題材!
又能完成任務,又能向社會求助,一舉兩得!
其實對他來說,掏出三十萬直接給他們更省事。
但是楊娟說得很有道理!
有的事情一旦開了口子,想收都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