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只是這些小細節的東西,高氏集團也一樣嚴格要求員工,高瑾也一直都把效率這個詞看的很重,底下的員工也沒有一個是敢懈怠的。
看著統計表以及網上實時資料,高瑾微微皺了眉頭,網上的評論幾乎是兩級分化的,對於楊如水是否要和高氏集團合作簽約這一點,有很多人表示祝福,表示高氏集團有那個實力,可以讓楊如水更加發光發熱。
但是隨著這些聲音而出現的,卻是網友們的另一個極端。他們覺得高氏集團的地位對楊如水的發展沒有一點幫助,畢竟楊如水現如今也已經可以說是紅透半邊天而來,不敢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著一個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在。
下屬們自然注意到了高瑾不太好看到臉色,不用想他們也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其中一個跟著高瑾有些年了的老員工首先開口說道:“關於網上那些對我們高氏集團的聲音,我們已經採取了響應的控制手段,相信不久之後就沒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了。”
高瑾看著平板上一條又一條被刷上來的評論,陷入了沉思,在這個過程當中,她一句話都沒有說,辦公室裡的其他人自然也是不敢開口說話的,空氣就好像是在這一瞬間被凍住了一樣,什麼聲音都沒有了。
良久過後,沉思當中的高瑾終於有了反應,她得出了一個結論:“不用去控評。”她的語氣很肯定,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她自然是有自己的考慮的,也自然是能夠為自己的言語負責的。
這話一出,公關部門的總監首先表示疑惑,“可是按照事態的發展,我怕這樣會給高氏集團造成不必要的影響。畢竟現如今雖說是兩種極端的博弈,但是關於對我們高氏集團不好的聲音也已經有了想要壯大的意思了。”
高瑾臉上的表情依舊沒有什麼變化,依舊還是堅持這自己的看法,沒有絲毫想要改變的意思,“一旦控評,如若被對手公司發現了端倪,掌握了證據,你又想過後果嗎?就算我們做得很隱蔽,我也相信你們又一百種方法讓別人抓不到你們的破綻。”
對於這一點,公關部門還是很驕傲的,他們的工作能力在業內那都是有目共睹的,有多少人為了他們這個團隊的這一點而向他們拋來橄欖枝啊,那一個個的一處的條件別提是又多誘人了,但是他們卻一直都是堅定內心的,除了高氏集團之外,他們那裡都不想去,不管對方給出什麼條件,他們都堅定著自己的信念,從來沒有過一刻是想要離開高氏集團的。
至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沒有人知道,那些曾經花重金想要將他們挖走的對手公司就更加想不通了。這其中的緣由,或許就只有這些人自己心裡清楚,或許這種真正聰明有能力的人,其實才是最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自己應該追隨的是什麼人。
高瑾有這個能力,這些年來,在專業領域,她幾乎沒有做過什麼錯誤的判斷。
“這次事件的熱度你們想必也都看見了,且不說你們做的有多隱蔽,對方就算是信口胡說,直接在網上說我們高氏集團是在背後操作的,到時候的局面,可就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了。”這才是高瑾真正關注的點。
說到底,高瑾其實才是想的最多的那個,很多事情,她都會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一遍,最終得出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高氏集團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犯過什麼錯。
這麼一解釋,這幾個疑惑的高層也是理解了高瑾的意思,暗自佩服之際,也已經同意了高瑾的說法,“那就按照高總所說的去做。”只不過,如果什麼都不作為的話,難道這一次的事情他們就真的是置身事外,置之不理了嗎?
高瑾知道這幾個人心裡正在想些什麼,隨後她看向小秘書,“安排一下會議室,將公關部的另外幾個副總監都叫來,還有市場部以及外媒部的相關人員,其他們隨時準備好直播,準備好對網路上的風向隨時做出回覆。”
這一次的事件不容小覷,像這種網路的風暴,已經遠不是能夠隨意交給一個公關部門就能輕易解決的了,再說了,高瑾還有別的打算呢。
那個跟著高瑾最長時間的公關部總監思考了一下,似乎是有想通了某件事情,隨後眼睛裡閃過一抹光芒,看著高瑾繼續說到:“難道高總不僅只是為了平復這一次網路上關於高氏集團的風暴,還想要從這其中得到些什麼。”
高瑾嘴角帶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等到眾人都已經走了出去的時候,在走到那人身旁,淡定地回答了句:“聰明。”
另一邊,澤霖集團,他們也同樣注意到了這一次的網路風暴。作為一個建築集團,這按理說不是他們應該關注的點才是,但是誰讓這話題當中提到了“沁心茶室”呢?與林清柔有關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去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