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鄭氏又想起爛在土裡的紅菇,十分心疼——那都是錢財!
“可惜啊!”白老大莫名感嘆。
秦簡說道:“小集讓幾個大孩子去吧,其餘人還上山。”
梅子源接過話頭:“寶貴寶麗阿清阿平你們四個去趕集,有人問起就說是跟著大人走的,別把咱們去過的地方說出來。紅菇喜歡長在老位置。”
小輩們均點頭應和。幾家大人又商議了些許事才散開。
聽到傳言的村民羨慕嫉妒埋怨不一而足。保長白有才接到訊息後找萬春暉詢問了幾句情況,便在村民的要求下組織人上山。當下,不論在家待著的還是已經下田的紛紛趕到,所謂一呼百應也不為過。東西村被村民戲稱為東村西村,實際上只是一個擁有百來戶村民的小村子,臨時召喚來的村民有五十多人,其中還夾雜著女人小孩。
白有才見到孩子皺眉罵道:“誰家的孩子帶來做甚!”
有人不服:“那白家裡外好幾個孩子不都帶上去了也沒事。”
“就是嘛,咱們這裡的人數還比他們多呢。”
“對啊對啊。”
白有才狠狠地瞪說話的幾人:“他們自家人不心疼自家孩子那我管不著,你們不要以為跟著大家去,就有人幫著看孩子了!我這裡放下話了:誰家的孩子自己看好!要是出事也怪不得他人,只怪你們當父姆的狠心!在場的人都是見證。”
帶著孩子的唬了一跳,他們只是想趁勢,多帶個人多采點菇。被保長這麼一說,好幾個孩子陸陸續續被趕回去了,最後只剩下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他是十一歲的長流水,跟著外祖姆秦美音住在村口,祖孫二人艱難度日,甚少與村民往來。
東西村有兩個小孩名聲不好,一個是白鑫,另一個就是長流水,前任白鑫因身世遭人詬病便各種搞破壞,行為不檢點。而長流水無父無姆,卻有秦氏養育,同村民來往少,但凡有孩子對他出言不遜,直接揍人,暴力壓制。被打了的孩子長輩上門討說法都被秦氏罵回去。長流水是良子,因而討不到好的村民明裡暗裡咒罵他嫁不出去。如今秦氏病倒,家境艱難,他便偷偷跑出來準備跟著眾人上山。
白有才看見他並不在意,側身朝一頭戴藏青色方巾的男人示意,便走在前面。這方巾男正是白鑫見過的聶姓男人,帶著他那個瘦臉隨從以及四個護衛。
白鑫那邊,考慮到今日會有村民過來,他們先去白鑫發現的老地方,有時間再去別處轉。而保長帶領的隊伍由於是初次,花了老半天才找到紅菇,但是缺少白鑫的特別保護,一路上野獸眾多,並不敢分散開,五十號人擠在一處採摘;加之出發時間晚,到天黑時,每人不過半個竹簍的收獲,還不全部是紅菇。假使事先不知道白家那些人的收獲多寡,他們大概不會有失望。此時便有人不高興,挑唆眾人說白家人應該說出紅菇生長地點,不該獨佔。居然得到許多支援。
白有才瞥一眼聶方巾,見他沒什麼反應,便不作聲。
作者有話要說:
發文之前就在想,按照我這榆木疙瘩笨嘴拙舌樣,應該會出現【我默默地寫文,看著讀者大爺們來來去去幹著急】的情況。。。
話說這讓我想起學生時代,老師在上面講得口沫橫飛,下面學生睡覺聊天幹閑事,老師問個問題等半天一個p的回應都沒得到——當時自己也安靜的坐在下面看著老師,覺得蠻可憐的說哈哈,我好壞)。
又想到初中某位英語老師每次講課都很用力、有幹勁、熱情四溢,伊很喜歡提問題,若是問了下面沒反應或者只有個別的響應,伊總是特使勁地瞪大雙眼盯我們,只有一部分同學回過神來坐正身子表示有在認真聽課,伊接著就會發出一聲“啊嗯——”尾音拖得老長,這下還沒反應過來的話,有人就糟糕咯。
當時我在下面挺擔憂的:老師,小心點啊,眼珠子要掉啦!那個年代老師還是蠻權威的存在,同桌上街偶遇伊,回來就羨慕地跟我們講:“我今天街上看到英語老師和她兒子了誒!她超疼她兒子的!對待她兒子怎樣怎樣……”說的周圍的同學們感嘆萬分,我這邊暗搓搓地猜有幾個人的想法是這個【如果伊待我們如伊兒子就好啦】哈哈哈!
嗯,好像一時間有些話癆?自說自話說了一堆廢話,好吧,重點是:讀者大爺們,求個收藏求個評求個包唄,難道要我使了吃奶勁睜圓本來就小的雙目可憐兮兮地各種求麼麼麼~~~麼麼噠,希望大家看文愉快愉快看文不愉快不看文不看文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