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衡慷慨陳詞,中氣十足,幾位考官也來的精神,趕緊提問起來。
“如此,若是有一天你的父母悖逆君王你該如何?”
“必殺之!”
周衡做出舉刀的動作。
“你就不問原因,那可是你的父母?”
“天下百姓皆是君王的子民,所以君王即是我的父母,父母再大也不及君王大,我身為臣子怎可顛倒大小。”
周衡已把自己視為臣子,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覺得這場殿試勝券在握。
幾位考官並沒有就此結束,商量了一會兒又問道。
“那若是有一天君王無德,百姓飢寒揭竿而起,如秦之二世、隋之煬帝又當如何?”
周衡眉頭一蹙,臉上殺氣十足道。
“亂民犯上必殺之。”
“君王無德卻要殺百姓?”
幾位考官一臉驚訝,似乎也不能接受他所說。
“自然,君王乃天子,受天命統治萬民,鄉野草民不過是活不下去而已怎可犯上作亂、違背天命,亂民非民,若不殺之怎可穩定天下。”
周衡說話之時臉不紅、心不跳甚至周身滿是正氣,絲毫不覺得不對,這一點即便是三位考官也覺得佩服不已,但還是把這位考生打發了出去。
周衡出去之後他們再次搖頭苦笑,不過這次苦笑之中還有一絲嘲諷、唾棄,右邊那名考官直接將他的冊子扔進“淘汰”筐。
之後的時間裡他們又審查了多位考生,結果有好有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最後一名了,希望不再出現什麼奇葩。”
主考官嘟囔了一句,當然這也是另外兩名考官心中所想。
很快最後一名考生入場,他叫張端,並不像前面幾位那樣精壯,甚至有點消瘦,而且模樣也要俊俏一些,等待他的還是那些問題。
“在下覺得,忠孝仁義不可簡單的講究誰先誰後,而是要深入分析找出原因方可對症下藥。”
“願聞其詳。”幾位考官抖擻了一下精神,他們都覺得這個人或許會說出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在下覺得君即國家,君王與國家本為一體,既然如此就不應該分開對待,忠與義應連為一體,以忠義稱之。”
張端一手背於身後,挺直腰桿侃侃而談。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說忠義比之仁、孝誰先誰後!但在下以為忠義與仁、孝未必一定要對立,只要君王賢明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