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目的地的興奮讓葛明看上去充滿幹勁,解下身上的裝備後跟張賢一起把行李卸了下來,然後他就看見三·角翼旁邊圍了一群臉上帶著似驚恐又似驚訝的山民。
事實上要不是有山民發現了張賢這張還算得上“熟面孔”的臉,山民們是驚恐多過驚訝的,隱藏在這片林子裡的他們可沒見過什麼飛行器,就算是以前透過山林間隙看見藍天白雲間偶爾出現的灰機,在他們看來跟一隻大鳥是同一類別的,所以要不是無意間發揮了刷臉的效果,迎接他們的可能就是拿著武器的山民了。
而這邊葛明發現山民那異於外人的穿著打扮和外貌膚色,接觸過大量少數民族的他已經看出這確實是原生態的沒有經過現代化刻意修飾過的群落,他的心裡已經篤定自己這次來對了地方。
張賢從飛行器上拿下了一些東西給在人群中間的族長,那是一些柴刀、鐮刀、鋤頭之類的鐵器,當然是還沒有裝上柄的,不過這對於山民來說並不是問題,山林裡最不缺的就是隨處可見的林木,裝個柄自然難不倒他們。
族長還是老樣子,相比其他人也顯得鎮定多了,畢竟是當“領導”的人,對於張賢的“禮物”也很滿意,做了一個山族特有的表示歡迎的手勢後,就讓旁邊的人把這些東西接下了。
然後張賢就在那連比帶劃的跟族長介紹這次來這的目的,順便把葛明介紹過來,大意就是葛明會在這裡呆上一段時間,需要山族們幫忙一下之類的,大部分的語言不通使得解釋這件略微複雜的事情有點困難,他只能絞盡腦汁用山族語中和壯語中共用的那麼些有限單詞外加手勢來說明。不知道說到哪裡了,張賢偏過頭突然問了一句葛明:“對了,你要在這呆多久來著?”
正在打量周圍情況的葛明下意識地答了一句:“一年。”
張賢:“o_o…”
張賢的表情讓葛明回過了神。他接著解釋了一句:“要想全面瞭解一個原生態群落的情況,一年是一個基本的週期。不過我應該會定期或者有事的時候出去一下的。”
張賢在腦海裡想了想,很多少數民族的大型活動或者習俗行為的週期的確是以年為單位的,好在“年”這個表示時間的單詞正好是壯語和山族語共用的,他還附帶了加上了“天上的月亮圓了12次”的解釋來說明旁邊的這個傢伙要在這裡呆多久。
在一旁聽著的葛明為張賢的機智豎了豎大拇指表示點贊,張賢奇道:“你能聽得懂我們說了啥,你會壯語?”
葛明笑了笑說道:“華夏幣上面印的少數民族語言我都會一些,我們專業很多導師其實都對少數民族語言挺有研究的。”
雖然之前對於葛明的情況張賢已經有所瞭解,知道他是一個在自己的專業上也相當於是“學神”般的存在就釋然了。不過看著這傢伙自從到了這裡眼神中就開始“發光”的樣子,張賢就知道他是一個跟自己不一樣型別的“學神”,如果說張賢當初成為“學神”完全是因為具備能力後作為學生的“本分”,那葛明則是因為個人天賦、努力以及結合興趣“修煉而成的學神”,要知道就算是同為人類學專業的人,在這個階段遠沒有需要在一個山旮旯裡呆這麼久的必要,通常都是博士階段才有可能進行這麼長時段的田野研究,所以對於這樣的人張賢心裡還是挺佩服的,畢竟就算是他自己,在融合山水洞天之前也不過是“偽學霸”而已。
並不知道在自己已經在張賢心中提升了一個檔次的葛明。這會兒已經開始嘗試學著張賢的樣子跟山族群眾中溝通交流,看那樣子起碼不用擔心張賢走了以後他一個人在這裡會變得抓瞎了。
最終在老族長的安排下,在山族群眾打量的眼神中。葛明被安排到了一個寨子空著的吊竹樓裡,張賢幫著把行李的什麼搬了進去,算是有了一個安頓的地方。
瞅了幾眼裡面的佈置,看了下葛明把一件件東西擺出來,衣服、書本、資料夾、文具、錄音筆、手機、移動電源、照相機、膝上型電腦還有一些張賢沒看出是神馬是玩意,也得虧他背了那麼大的行李包,當然,也得虧他找上了張賢,要不然即使他按照張賢的辦法在縣裡或者鎮上找到了資深嚮導。徒步到這裡也有得罪受。
“這裡沒電的,之前跟你說過的吧。你還帶電腦進來幹嘛?”張賢看著他在那擺弄不由問了一句,普通的移動電源什麼的。也就給手機相機充上幾次就頂天了,手提電腦是不用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