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給這次考察隊的年輕成員們配上內心os的話,想必一定是滿屏的“臥槽…臥槽”飄過,就像開啟電視的科學探索頻道,發現裡面演的卻是仙俠奇幻冒險節目一樣……
說起來自從張賢會合了隊伍之後這種感覺就有開始出現的苗頭了,當然,這種鍋張賢是不背的,雖然他本身確實有很奇幻的外掛,但科學的講,這是因為進入老林子後碰到稀奇古怪的事情機率大大提高了而已,而張賢正是在進入老林子的斷崖山跟大家會合的,所以會有這種錯覺的產生,這麼一想也沒錯,現在畢竟是一個講科學的時代和社會。
而作為一個國家重點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神,在多次進山向導和當年實習導遊的影響下,以及為了對得起自己每年都要續費的導遊證,看著大家一臉懵逼的樣子,張賢還是很貼心的解說了一下:“這是飛蛇,學名叫,呃,不知道學名叫什麼,喜歡從樹上或者山上一躍而下進行短距離‘滑翔‘,有群居的習性,所以剛才我才說這又是一個蛇窩子……”
相對於第一個蛇窩子各種蛇類混雜,這個的種類確實比較統一,而給人的感受也不一樣,第一個是害怕+噁心,第二個則是震撼+奇異,可能也跟觀察距離有關係,如果是蛇窩子迎面而來,感受估計又不一樣了。
在更高的空中,兩隻山神鷹也發現了下面的異狀,不過它們似乎短時間內對條狀物失去了興趣,或許是之前膩到了?所以只是盤旋了幾圈,就隱於了雲端之中。
“這就是飛蛇呀阿賢哥,我還是第一次見。”張李耀在旁邊感嘆了一句,其實不只是他一個人,上一輩的老獵手可能也只是見過一次兩次而已,畢竟這玩意一貫在深山老林,而且還有類似於“遷徙”的不定期移動習慣。
張賢點了點頭,想著再說點什麼活躍下氣氛,不過似乎轉眼間大家又“活”了過來似的,瞬間各種各樣的聲音充斥了整個隊伍。
“確實好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飛蛇群了。”這是幾個老獵手跟身邊的村民感慨。
“這太神奇了,令人震撼的奇景!”這是老外們用外語在驚歎。
“誰拍照了嗎?錄影片了嗎?”這是隊伍裡的年輕人在詢問。
“必須的啊,我錄了影片,哈哈。”這是隊伍裡記錄下了這一奇景的人在回答。
……
聽到這裡,張賢默默地把自己的手機收好,之前他就發現了,這隊伍裡似乎隱藏著不少跟他一樣達到人機合一水平的人,他養成這習慣完全是為了給山水居的網路營銷號積攢素材,至於其他人,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遇事時意識還沒反應過來,手裡卻已經開啟手機開始同步拍攝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大科學謎題。
帶隊的老獵手們分頭在四處看了看,確認這附近應該只是飛蛇群臨時停留的地方而已,於是最終決定就地把這當成了晚上駐紮的地方,經過一天的折騰,大家也確實需要休息了,而他們則是按照慣例,開始尋找晚飯的食材,順便進一步確認周圍的環境。
隨著深入老林子,路途愈發艱辛環境愈發莫測的同時,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生物多樣性同樣愈發豐富,嗯,換句話說,就是食材也越來越多了,只要你有水平弄得到就行。
比如二十五姑和十四姨就找到了一些叫作“螞蚱草”的野菜,這玩意的植株外形類似狗尾巴草,只是那撮狗尾巴的地方換成了酷似螞蚱而已,比較神奇的是口感,雖然是野菜,吃起來卻像是肉,素菜葷味,假如能量產的話,賣到城裡或許會受到那些想吃肉又怕胖的城裡姑娘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