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穩當當地站在山壁頂,張賢朝下面的圍觀群眾們揮了揮手,表示自己順利安全抵達,也是示意徐明峰等人可以按照剛剛的計劃行事了。
這一波操作下來,外人看起來自然是驚險十足,但張賢心裡知道穩得很,事實上,任何一個老獵手都是穩重謹慎的人,非必要情況下,絕不冒險行事,這是山林裡養成的習慣,也是能成為老獵手的前提條件之一,出生於這片山水的張賢,骨子裡根本就不是一個冒險或者機會主義者,這年頭淹死會水的,打死犟嘴的,看看新聞,就知道多少國內外玩徒手極限運動的達人就因為一次失誤而成萬年恨。
平時張賢雖然自己浪,但從來都不讓身邊的人學自己,特別是比自己年紀小的弟弟們,他知道的自己特殊之處,也不介意展現一些不太超過普通人認知極限的事情,畢竟過於在意細節活得也太拘束了,怎麼說也是開掛的男人,稍微浪一下有什麼要緊呢,關鍵在於不要直接或間接地給別人傳遞一些誤導就ok。
不得不說,開掛確實會或多或少影響一個人,看看電影電視裡,古今中外那些開掛的主角們,有哪個還活得跟得到外掛前完全一樣呢,任何經歷在人生軌跡和性格思維中都會發生作用,何況是開掛這麼大的事情,所以這些虛擬的人物,在劇情殺裡的區別,無非就是成為外掛的主人逆天改命拯救世界,還是成為外掛的載體變成有故事的反派而已,而張賢就厲害了,開了外掛後,他選擇回家種田……
稍微打量了一眼山壁頂的環境,一棵兩人環抱粗的巖松就進入了張賢的眼睛,相對於光溜溜的巖壁,這頂上的生態顯然好了很多,零零星星的分佈了幾叢灌木和幾株喬木,這棵最大的巖松自然最顯眼,估算了一下距離,張賢把兩根攀山繩系在這棵大樹根部繞了幾圈,然後打上足夠結實的繩結。
一邊放繩子,一邊再次來到了巖壁邊,伸出頭往下瞅了瞅,張賢一把將兩根繩子都拋了下去,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兩根攀山繩傾瀉而下,轉瞬之間就到了山壁底,因為還超出了些長度,所以攤了一段在地面上。
下面的徐明峰等人拉過繩子,就近固定在合適的地方,以免山風把兩根長繩吹得搖搖擺擺。
“我先上吧。”李秋德的攀巖水平在眾老獵手中也算拿得出手的技能,這時出聲說了一句,見大家都預設了,他接過自己兒子遞過來的東西背上,然後摸出一根短繩往腰裡一纏,另一端在攀山繩上打了看似鬆散的繩釦。
這繩釦看似簡單,其實是有技術含量在裡面的,是山水村常見的攀山安全措施,村民們習慣叫攀山扣,如果真的失足跌落,鬆散的攀山扣在下拉時會瞬間繫緊,而在往上攀登時,鬆散的繩釦則不會與攀山繩打結,基本不用在攀爬的過程中分心分手去打理。
有攀山繩輔助,李秋德的速度也不算慢,拉著繩子手腳並用,一蹬一蹬的開始攀爬之旅,然而在張賢之前的表演對比之下,大家覺得李秋德的速度和方式都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值得大家過於擔心或者說過於關注似的。
攀山繩還有一根空著,徐明峰正想說下一個誰跟著上,頭頂卻傳來了張賢的喊聲:“明鋒舅~先捆好機子~~”
因為高度差比較大,張賢的聲音有點飄忽,不過還是清晰地傳到了眾人耳中,徐明峰和其他人望了一眼,決定還是聽張賢的,把另一根攀山繩的系在了剛剛抬過來的一個大包裹上。
看到徐明峰的表示ok的手勢,張賢稍微拉了兩下手臂,一邊拉著鬆垮的繩子往上提,一邊往旁邊挪了幾步,以免等下干擾到正在攀巖的李秋德,當手裡的繩子傳來拉緊的力道,說明幹活的時候到了。
沉腰立馬,擺好姿勢,雙手緊握,調整呼吸,張賢輕喝一聲,雙手一提,感受到了下面的東西開始離地,於是雙手開始勻速交替使力,攀山繩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旁邊層層堆積,而下面的人看到就是,一個碩大的包裹,被張賢以一人之力拉向了山頂。
“咦,如果我沒記錯,那個應該是我們考察隊的發電機組的包裹吧。”稍遠處的人群中,楚小姍對身邊的葉玲玲說道。
“好像是,看那包裝應該沒錯,但那東西不是應該很重的嗎,平時都是那些大叔們抬著的,怎麼現在看著輕飄飄的感覺。”葉玲玲應了一句,也表示了一下疑問。
而發現異常的顯然不只他們,周圍同樣傳來了議論聲:
“那哥們又開了什麼掛,他是人形吊車嗎?”
“說出來可能你們不信,其實那裡面裝的是棉花。”
“6666,開掛哥就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