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紫禁城魔咒> 第九章 暗訪葉赫城 (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暗訪葉赫城 (3) (3 / 4)

從這座城帶出這兩件東西,險些令臣喪命。臣說服僥倖存活的獵手做臣的向導,委以重金,帶臣進入這片邪惡之地。皇帝,臣不能耽誤太多時間來描述臣的見聞,簡言之,臣進入了一座鬼城,或可稱為迷宮。它既真實又像幻覺,若非親眼目睹,沒有人會相信它的存在。皇帝,臣看到的景象,也不能用語言詳盡描述,描述它,不僅會讓皇帝如墜迷霧,還會將皇帝引入歧途,而臣,則會沉陷入無盡的講述。

簡單地說,葉赫城,它既存在,又不存在。

關於葉赫城的來歷,一則流傳甚廣的傳說是,很多年前,在更加遙遠的北方,有一支蒙古人的後裔為了尋找水源,跋涉到葉赫城所在的地方。那時,葉赫城尚是荒草叢生的無人區。這支蒙古人的後裔,人稱土狐族的族人,在看到一條環繞的河流時,停下腳步。部族中的薩滿觀察星宿,揣度風水,認出這是尚好之地,可以在此建城,繁衍人口。他們確信,為子孫找到了一塊風水寶地。這裡的確是一塊肥沃之地,不僅有清澈的河流,還有肥嫩的牧草。土狐族的這支人馬便擇水而居,建起一座水邊之城。他們的王稱這條環繞的河水為葉赫河,並將自己的姓氏改做葉赫那拉。葉赫那拉是“太陽之地”的意思。姓葉赫那拉的人都相信,這是一塊天賜之地……

皇上,您留給臣的另一個問題,是摩羅花。臣在尋找葉赫城的同時,也命臣的門生四下打聽摩羅花。摩羅花與葉赫城糾結在一起,即便皇上不問,臣也要講一講摩羅花。

皇上,臣託廣庭帶給您一本前明刊刻的《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成書五十二卷,臣只取其中之一卷呈獻皇上。《本草綱目》宮中雖有藏書,但您看到的這本,卻是世間孤本。為了找到這本書,臣花費了很大力氣,用去了很多銀兩,並在關鍵時刻出具皇帝賜予的金牌,才從收藏人手中得來。這本書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書中記載了一種特殊的植物。僅僅由於對這種危險植物的記載,《本草綱目》就可能成為被徹底銷毀的禁書。即便是在明朝。顯然,書的作者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因而只留此孤本,並委託信任之人在身後予以保管。

《本草綱目》雖為大明遺書,此書並未在康熙和乾隆朝大規模的禁書焚書中遭到查禁,只因其內容在於闡述治病救人的藥案。此書作者在著書的同時,遍走江流河川,見識了所能見識的植物,並對其藥性做了詳盡的研究。它是一本享有盛譽的著作,唯獨孤本中提到一種叫摩羅花的植物。書中對摩羅花的記載,讀來有些不著邊際,倒像未經實證,來自道聽途說。

不過,若是沒有親自見識或印證過這種植物,作者怎會有勇氣留下這道聽途說的傳言?雖然,作者在行文中屢次提到它的不真實,但作者還是無法拒絕,這傳說中的植物的誘惑。作者說,此花的汁液會將人帶入幻境。而它對作者的吸引,正是來自這項功效。它能在迷幻中解除手術之痛。作者畢生都在尋找麻醉藥劑,因而對此花的傳言格外在意。作者也曾費盡心機,尋找這傳說中的花,據說歷經艱險無果而終。作者記下這種植物,是為後來者留下一絲治病救人的線索。這只是作者的說法。據臣推測,此書作者很有可能見識過這傳說中的花。對於在書中是否將這神秘的花公之於眾,一直令作者躊躇不定。因為摩羅花雖然可以作為醫師的麻醉藥劑,可它卻是植物中的妖孽。作者很可能讀過梵文佛經中對於此花的記錄,然而對麻醉藥劑探尋的執著,足令作者冒險一探究竟。這宗冒險之舉,最終使作者印證了梵文經書裡的記載。

此花被稱為地獄之花,它的種子,與邪惡的咒語結合時,會引發難以預計的禍端。

出於對未來的顧慮,作者一方面希望他的發現利於世人,同時,又不願這種植物被邪惡的念頭所利用,這就是世上只傳此孤本的原因。皇帝,臣從收藏者手中得到它時,曾許下重諾,不用它的秘密作為複仇的法子。

據這唯一一本《本草綱目》記載,摩羅花,聞過它香氣的人,如置身於令人樂不思蜀的幻境,以至於完全體驗不到肉體的病痛。摩羅花香可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劑,卻令人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而它的汁液比花香的藥力強數十倍。從這汁液中得到過快感的人,卻會因無法忍受醒來後所見之物的醜陋,而自行了斷。因而,關於此花的研究又回到了起點。作者轉而希望找到抑制摩羅花致害的法子,終至無果。

黑摩羅,是妖邪和不滅的意思。邪惡的人,以詛咒將它的藥效發揮到極致,輔助惡咒應驗。這是作者最後的注釋。作者並未說明黑摩羅與咒語的關系,顯然,這超出了藥理範圍。

皇上,臣看到了摩羅花。在那一片死寂之地,片刻間開滿了神秘的花朵,像晚霞般絢爛,像美夢般誘人,像幻覺般蔓延在隱匿的葉赫城,臣不免想到,除非那是天上之國的景象。這景象就是傳說中的葉赫城的海市蜃樓。如果你想看到建築的話,你會看到建築;如果你想看到財物,你會看到財物;如果你想得到愛,你會得到愛。這也是許多人說它是迷宮的原因。若非時刻牢記使命,想必臣也很難抗拒這繁花似錦的景象。但這僅僅是半個時辰裡發生的事,很快,摩羅花就像海水般退潮了,那一片荒廢之地上泛起猶如磷火般的微光,這微光一直竄動,延至遠方,組成了令人生疑的圖形。

皇上,如若您問臣到底看到了什麼?請容臣如實稟報,臣看見的並非天國,而是一縷末日的陰雲,這陰雲隱藏在絢爛的色彩背後,只在它快要消失時才略有顯現。臣之所以能看到這遍佈曠野的摩羅花不為所動,除了身負重任外,還由於臣已死期不遠,臣因而得以感知,陰沉的潮流已經臨近,它應和著這片轉瞬即逝的景象,潮汐般起伏。當摩羅花褪盡色彩時,皇帝,您的臣子以垂死者的言語,向您傳遞訊息,摩羅花正在深宮蔓延。這裡顯現的最後景象,臣認出,那正是在頹敗中掙紮的紫禁城。時間不僅停止,還在向後倒退——皇帝,臣不能前來面見您複命的原因,不僅因為紫禁城是臣的禁地,還因為,臣已不在人世。

從廣庭口中傳出的聲音蒼老而悲慼。廣庭隨之呈上了皇帝所賜金牌和文師傅交代過的書卷。

皇帝聽完文師傅的複命沉默不語。皇帝重重嘆氣。一是因為摩羅花,一是因為他倚重的人已經離世。皇帝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支援,而不僅僅是保護。

此時,一片夕陽正在紫禁城上空顯現,明豔而繁華,像一片盛開的摩羅花,又悄然沉入紫禁城翹起的簷角深處。

黑鶴

天色轉暗,在我們轉身之際,忽見一隻漆黑的大鳥從廣庭頭頂飛過。那大鳥翅膀掠過廣庭,在廣庭臉上留下一道暗紅的印痕。廣庭渾身戰慄,如遇電擊,隨即,嗓子裡傳出另一種聲音。這聲音低沉,帶著迴音,像是來自地下。這聲音聽來孤獨,頓挫,遠離人間。這不是文師傅的聲音,這是一個意外闖入者的聲音。這聲音突兀,陰冷,猶如深淵。

“摩羅就是魔王。摩羅花,是地獄之花。此花為極惡極毒之花。以腐屍為食,以人血澆灌,若是被仇怨極深的女人得到,會生出極強的邪力。它令邪惡的咒語生效,也讓仇怨的靈魂不滅。

“摩羅花有不死不滅的效用,歷來想不死不滅的人,都極力想得到它。代價,就是變成惡靈。就如同魔王波旬是欲界之王,摩羅花,則是欲界的靈花。得到它的人,會被這惡靈之花斷除生命,斷除善根。只有這樣,擁有它的靈魂,才能擁有詛咒不滅的效力。此花從花心處不斷複生,複生的花瓣,象徵著它不會中斷的魔力。

“魔王會幻化為各種壞的慾念進入人的思維,而摩羅花則青睞於邪惡的咒語,並賦予咒語以能量。傳說此花的汁液和種子極具毒性,甚至,它的香氣也有毒。它危險,邪惡,使靈魂變成毒汁的容器。

“摩羅花,是魔王經地獄之火滴落在無土之境凝結而成的種子。魔王波旬因供養過辟支佛的功德,而成為六慾天主,但他經常誹謗佛法,喜歡看到佛法被滅。他的兒子商主,卻是真誠的佛弟子。佛陀懸記,商主將來會修成辟支佛,而魔王天命終了,會直接墮入地獄,唯有沉痛懺悔才能出地獄,上升到忉利天,在天上修佛得度。

“魔王雖如佛陀所言升至忉利天,但惡的種子還是留了下來,如金剛般堅硬。只有邪惡的詛咒能軟化它,使它破殼重生,開出五種顏色的花。”

突然闖入的聲音戛然而止。大鳥再次掠過廣庭上空,廣庭身子猛烈震顫,摔倒在地。彷彿剛才的這一片刻,他的舌頭和身體被人強行佔有,又棄之而去。我用一盞冷茶潑醒廣庭。皇帝問廣庭剛才發生了什麼。廣庭不能說清,只覺心神忽而被擠到別處,須臾又回過神來。問方才都說了什麼。廣庭回說,並不曾說過什麼。

許是過往的遊魂想要給皇帝一個啟示?已經來不及多想,我必須提醒皇帝。

“摩羅花生長在不見天日的地方,那裡的土和水與我們所說的土和水全然不同。那是一個相反的地方。摩羅花的生長之地,是世間之物的倒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