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紫禁城魔咒> 第十章 光緒的回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章 光緒的回憶 (1 / 4)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這種花我天天見到,太後戴在鬢邊的絹花不就是嗎?然而愛妃說,那不是絹花,而是從一處花園採來的花。那所花園,就在我們腳下。

我的腳底頓時掠過一陣涼意。我看著地面,無法想象有一個地下花園的存在。愛妃說,皇帝,如今這宮裡,除了李蓮英,唯有榮壽公主去過地下花園。

生疑

我有許多事要想,要回憶。我知道時間很緊迫,可我還是不得不想,不得不回憶。

海戰結束後我將自己關在養心殿裡,不讓任何人進來,雖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但事實上,這個寶座一直空著。我每天都要去寶座上坐一會兒,當一會兒國君。我日益發現,那裡其實空無一人。是誰坐在寶座上,是誰在領受群臣的朝拜,是誰在發號施令,又是誰一口吞下戰敗的羞恥而一點兒都不猶豫?我對這個空無的寶座和坐在寶座上的這個人,充滿了懷疑。

從她臉上看不到絲毫痛苦,像是這個結果她早就知道,而且應該發生。你見過一條即將沉海的戰艦上,船長鎮定自若將船駛向深海,而所有坐在船上的,無論士兵,還是軍官,都歡欣鼓舞,接受了死的安排和命運的嗎?我對這一切充滿了懷疑。

瞧,即便寶座上沒有坐一個人,大家也都以為那裡端坐著一個人,好像他們從未缺少過一個皇帝,好像那裡真的坐了一個皇帝。他們向著空無的寶座跪拜,並親耳聽到皇帝說:散朝。他們裝模作樣向皇帝山呼萬歲,然後滿意地從乾清宮退去,今天又是平安無事的一天。你見過這樣的朝臣嗎?我對我的臣子們充滿了懷疑。

寶座上既是空無一人,那麼下面站著的一等公,一品二品三品當今最顯赫的朝臣,他們也都不存在。他們也是一片空無。

我回想我在乾清宮度過的每個早晨。天還沒有亮,王商就叫醒我,服侍我穿好朝服,掛好朝珠,戴好朝冠。我知道,京官們的轎子已經在大街上向著紫禁城方向趕來了。我們都為著一件事兒忙碌著,連昨夜做了什麼夢都記不起來。然而等時間到了,五時三刻,朝堂上卻空無一人,寶座上也沒有皇帝的影子,時間滿滿當當的,皇帝的威儀和儀仗都還擺在宮外,李蓮英也站在寶座旁邊,但是殿裡殿外鴉雀無聲,空無一人。這就是我度過的每一天,然後十六名太監抬著輦又將我送回養心殿,除去龍袍、朝冠、朝靴,換上輕便的衣服。然後我去向太後請安。她從鏡子裡望著我,而我在鏡子裡永遠是一副扭曲的形狀。我跪在她身後,畢恭畢敬,臉上和顏悅色,說話輕聲細語,唯恐驚到了她禦座前的一頭小畜生。然而,等我抬起頭時,卻發現那裡空無一人,而我面前的金磚也沒留下任何影子。人都去了哪裡?

我是失去了記憶還是失去了眼睛?是誰從我視線裡偷走了那些人,而只留下空蕩蕩的宮殿。我在哪裡?

當我坐在寶座上時,忽然就有人從我眼前偷走了這一切,只留下一個空空的大殿,我看看旁邊的大座鐘,時間還很充裕,可是人都不見了,他們沒有我的命令就退朝了,還是都被吸入了這只會叫的西洋盒子裡?

我常常檢查鐘表,宮裡這東西太多了。我開啟時間的盒子,想看看它是怎麼走著走著,就將皇帝和群臣帶走的。可是我發現,時間只是畫了一個又一個圓圈,後一個圓圈總是蓋著前一個,這樣的話,你就永遠看不出它是變得多了呢,還是變得更少。這是這一百多年來最大的陰謀,時鐘一方面催促我,我已經失去了一天,同時又告訴我,接著就會是新的一天。今天我已經失去,而明天我又會得到。我就是這樣迷上這玩意兒的。我視它為玩具,總想改變它,我想讓它回到過去的某一天,或是讓我看看未來。但它周而複始,日日重複,單調而枯燥。

我始終認為,這是百年以來,最能騙人的計謀了。

沒有人相信我的見解,宮裡人都認為我是走火入魔。還有人以為我是太過悲傷了,一味地沉迷玩具,是為了緩解和逃避戰敗感傷的情緒。我告訴你說,那純屬瞎扯!如果你不懂得時間,不瞭解時間的計謀,你又如何能知曉隱藏在這宮裡的秘密呢?那個秘密就是,有一天,我們都不見了,寶座上沒有皇帝,殿下也沒有並列站著的群臣,只留下空空的積滿塵土的宮殿,香爐,玉璽,拂塵,甚至,連李蓮英也不見了,據說他服用了不死的藥劑,用夢換來了永生不滅。甚至,連這個怪物也不見了。

一想到這個怪物會消失,我就如釋重負,他是我此生第一個想要除去的東西。

憶往

從小,所有人都對我說,對母後應該抱有絕對的恭敬與尊崇。我想是這樣的,尤其是一個君王。可堂兄讓我害怕。我很明白我不是怕他的魂魄,我害怕的,是像他那樣與母後反目成仇,得到不孝的惡名。孝,歷來是君王受到的首要教育。君王與平民百姓,在這一點上並無區別。歷來衰老的皇帝在選擇繼承人時,有孝行比有賢能更受青睞。什麼樣的君王是偉大的君王?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舜孝順偏心的父親和囂張的母親,關愛貪玩的弟弟,我是要像他那樣感動上天,以秉承王道?還是以天下事為己任,像唐明皇那樣開創一個嶄新而輝煌的國家?到底如何才屬聖君?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

歷來皇帝都很怕落下不孝的名聲,這是比昏庸無能更可怕的評價。所以我經常想,堂兄為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與聖母皇太後作對呢?無疑,我該像討厭一個罪臣那樣討厭堂兄,對他的造訪視而不見,對他的話聽而不聞,這才是最好的應對。然而,堂兄常來造訪,從心底裡,我很喜歡他。我喜歡他那一身滿不在乎,總是高高興興的勁兒。這正是我缺少的,他們說我陰鬱、愛哭,聽到雷鳴便惶恐不安,這實在不合乎做君王的道理。然而,並不是我要來做君王的,是她發懿旨讓我來當君王的。況且,堂兄說,我只是在替他做皇帝,他因不願做皇帝而選擇了離開。

我想,既然我是在替堂兄做皇帝,就該認真些,好好學習做皇帝的道理。既是如此,也該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孩子的道理。但即便是替堂兄做事,我也覺得做這個差事,我做得委實辛苦。我畏懼太後,時常要壓抑對她的懷疑和反抗,這些不敬的想法經常讓我徹夜難眠。夜深時,我總在想,既然她不是我的親生母親,而我的母親與她是親姐倆,她為何非要我離開自己的家,在這嚴厲陰沉的地方一直待下去,連與妃子一起曬太陽的自由都沒有呢?

皇帝,有一天太後忽然對我說,你在責怪我為何選你來接替我兒子的皇位,使得你與生母分離。皇帝,你有所不知,你的親生母親是我的妹妹,她從來不給你飽飯吃,你的弟弟妹妹大都被我這個妹妹餓死,我看不下去,接你進宮,著實為救你一命,不然你會跟你的弟弟妹妹一樣死於養分不足和饑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