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安再接再厲:“哄媳婦,臉皮不厚一點還叫什麼哄媳婦?”
銀枝本來板著臉,在他的攻勢下,唇角終於揚起弧度。
笑了。金世安暗喜。
笑了就好。
銀枝起身動腳,繼續往山上走,沒回頭,只扔下一句話:“要來就趕緊跟上,跟丟了我可不管閑。”
“誒,來了!”金世安樂呵樂呵地跟隨。
一路走來,他們已經路過了無數大大小小的寺廟,卻從沒動過進去看看的念頭。
銀枝不信佛,但她家鄉的那塊土地,人們世世代代都信佛。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敦煌莫高窟,延續一千多年的洞窟開鑿,無不體現這的信仰和文化。
銀枝沒有受這份文化的影響,包括未來,都不會受影響。
因為曾經有一位神聖正義的老師,愧疚地對她說,她幫不了她。
近在眼前的人都幫不了她,她又怎麼可能寄希望於菩薩泥塑?
兩人走了十幾分鐘,才到寺廟門前。
和大多數藏區寺廟一樣,這座寺牆體是白色,房頂邊緣呈塗紅色,黑色的門框邊緣,三色交織。只是這座寺更破舊,建築顏色都風化黯淡,好像暮年老矣的花甲老人。
寺後的荒山空曠冷清,只聽得獵獵風聲。不知多少年前,不知道是誰,把經幡插到了山頂,像傘一樣散佈開來。五色經幡在風中搖曳,消災祈福。
銀枝在門口立了一會,來了一位香客,腳步緩慢地進去了。
金世安提議說:“要不要進去看看?”
銀枝說:“可以麼?”
“當然。”
一進廟門,便看到一座白色的靈塔,四周是鎏金的經桶。剛剛進來的香客正圍著靈塔轉經桶。他步伐不穩,走得很慢,確保每一個經桶都碰到。
再往前走,就是正殿了。
有三三兩兩的香客在拜佛,一邊“五體投地”,一邊默唸祈福詞。佛像前點著無數酥油燈,燈光雖小,點點星火不絕。煙燻火燎中,銀枝看到佛祖腳下的功德箱。
銀枝翻遍衣兜,只找到兩塊錢。
她把錢放進箱子裡。
金世安說:“你討好它,是有事求它麼?”
銀枝說:“我是可憐它。盡我一點綿薄力量,讓它重塑金身吧。”
金世安忍俊不禁:“佛祖面前口出妄言,你膽大包天。”
銀枝無辜道:“說實話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