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優是攜家帶口前往涼州,可以說是為了效忠凌寧,已經付出了所有。
凌寧又問向韓破虜,道:“你家裡那邊都道過別了吧。”
韓破虜點了點頭,道:“我母親和祖母不來送行,她們怕捨不得分別。昨晚她們三個就已經抱著哭過了。女人啊,就是多愁善感。”
別看韓破虜文質彬彬,是個文弱書生,但他從小的夢想就是去邊關建功立業,如今終於實現了,他巴不得趕緊出發。
凌寧當即道:“好!那就出發!”
隨著凌寧一聲令下,整個隊伍正式出發。
京都的百姓看到這麼大的陣仗,都好奇地議論紛紛。很快,百姓們都知道是寧王殿下前往涼州就藩。
一時間,百姓唏噓。
“寧王殿下憨傻,跑去涼州就藩,能行嗎?”
“就是啊,還不如待在京都安全。”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為什麼寧王要去涼州?還不是因為他打過太子和秦王啊!”
“滿朝文武曾上書陛下,逼著陛下讓寧王就藩,這是逼著寧王送死啊。”
“噓,小點聲,這話可別亂說。”
“你們別那麼喪氣,就憑寧王殿下的威猛,說不定還能打得匈奴叫爹爹呢。”
“切,若是被匈奴抓走,那大魏的臉面就丟盡了。”
“...”
百姓們議論紛紛,基本上所有人都認為寧王就藩是去送死。
很快,隊伍來到了北城門,沒有任何的逗留,直接出了城。
不遠處的幾個方向,都停著馬車。
一個馬車的簾子被掀開,裡面是韓老夫人、韓越氏。
她們雖說不來送行,但怎麼能不來呢,看著遠處的馬車,想到遠去的兒子女兒、孫女孫子,兩人都忍不住落淚。
另一個馬車的簾子被掀起,裡面坐著秦王妃蕭玉笙。看著凌寧的身影出了城,她低聲道:“感謝殿下的救命之恩,希望殿下此行一切順頌,平安健康。”
最遠處還有一輛馬車,馬車的簾子只撩開一道縫,透過縫隙,能看到一雙堅毅的虎目,但很快,簾子合攏,駕車的車伕輕喝一聲,駕車駛離了這裡。